

|
近日,南漳县畜牧局透露:今年头11个月,全县猪、牛、羊、禽出栏(笼)量同比分别增长30.2%、94%、70.2%、60.5%。“如此迅猛的发展态势,得益于中原牧业冲击波!”南漳县畜牧局局长黄光国欣喜地说,中原牧业这个大龙头的强力带动,将使全县今年生猪出栏逾90万头,同比增长30%。现在,南漳已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省生猪大县。
化蛹成蝶的“养殖革命” 多年来,南漳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一直处于散养自给、小打小闹的状态。 这一局面,随着中原牧业的落户迅速改变。2007年,浙江东方牧业公司总投资1亿多元的中原牧业项目落户南漳县武安镇。一期投资4800万元,年提供仔猪5.4万头、出栏肥猪1万头的标准化养殖场,今年初投产。 除块头首屈一指外,该项目还有诸多与众不同:采用的是国际先进的养殖模式,饲料加工、仔猪繁育、肥猪育肥、生猪销售一体化,实行分离圈养、封闭管理、全程防疫、电脑监控、自动化供养。中原牧业与农户签订协议,向农户提供标准化猪舍建设方案、三元仔猪及防疫和饲养技术服务,以不低于市场价收购育肥猪。 受中原牧业带动,白龙池村率先建成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武安镇80户农民建起“150”标准化猪场,219名养猪大户组建起瀚赢生猪养殖合作社。 挑战传统的养殖革命由此引发。全县发展“150”养猪户152户、“1235”养羊户180户。生猪、家禽等合作社(协会)竞相冒出,“猪—沼—渔”、“猪—沼—果”等生态养殖模式广泛推开。 中原牧业巨龙“振翅”,使南漳畜牧业实现了化蛹成蝶的蜕变。 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 犹如巨石击水,中原牧业在南漳掀起畜牧业养殖大潮。 南漳乘势而上,吹响“创建畜牧大县”冲锋号。县里今年兑现养殖奖励金218.5万元。多措并举激活信贷和民间资本,对养殖用地、用材、用电、运输大开绿灯。在丘陵地区的九集、清河、武安、城关建立猪牛、家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示范循环圈,在山区建立3条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带。 大龙头成为大引擎。 去年,武安镇出栏生猪猛增到25万头。今年,这个镇出栏生猪35万头,向“全省生猪养殖第一镇”挺进! 目前,南漳年出栏生猪10万头以上的大镇3个,万头以上的大村12个,50头以上的养猪户1471户,10头以上养牛大户65户,3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416户,1000只以上养禽大户168户,规模养殖出栏量达45%。 武安镇兴缘寺村“养猪大王”徐宗厚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建起4栋“150”标准化养猪场,出栏生猪1400头,至少可赚四五十万元。 畜牧业已成为南漳农民增收“黄金产业”。今年,其畜牧业产值可达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半壁江山。农民纯收入有近三成来自畜牧业。 对外招商的“金字招牌” 中原牧业董事长周立明信心十足,决定追加投资6449万元,新建年出栏肥猪7万头的养殖基地,带动300户农户规模养殖。 中原牧业成为南漳招商“金字招牌”。其成功,促使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江苏雨润集团拟投资8000万元,到南漳兴建全国最大的祖代原种猪场。深圳天喜龙拟在南漳投资1.8亿元兴建年出栏7万头猪场、年屠宰30万头生猪的加工厂和年产6万吨的饲料加工厂。 中原牧业冲击波,激活南漳畜牧业一池水。现在,引进的益龙、昌海、八泉等5家万头生猪养殖企业红红火火,并形成以欣龙为龙头的肉牛养殖群,以羽林为龙头的家禽养殖群,以东巩种羊场为龙头的山羊养殖群。 南漳,正由生猪大县大步迈向畜牧强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