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广东的绝大多数农场,夏季的实际生产环境远远不能达到母猪的最适理想环境.在对广东省多家大型农场夏季猪舍环境的调查中,年平均猪舍内温度超过30℃的天数超过150天,最高时猪舍内温度达到42-45℃,相对湿度通常在75-80%左右,哺乳母猪25天泌乳期平均采食量为4KG/头/天.7月和8月份有时候甚至无法达到4公斤.严重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发挥.在对广东大量猪场夏季生产性能统计的时候发现况,夏季热应激导致受精率低于其他季节的5-20%,产仔数低10-20%左右.高湿会加剧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今年5-6月份大雨不断,气候异常潮湿,预计今年的高湿高热对于母猪的负面影响更强于往年. 高温是影响猪只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夏季和初秋气温高、湿度大、持续时间长.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泌乳母猪产生的热应激反应带来的采食量降低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就热应激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使用新产品"泌乳动力"带来的效果做一探讨. 猪属恒温动物,成年猪群由于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因此很不耐热.对于母猪而言,其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为:温度18℃-20℃,相对湿度50-70%(加拿大阿尔伯特农业局,1992).在适宜气温和湿度下,母猪的遗传性能及繁殖性能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 猪的应激反应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警觉期即惊恐反应阶段.猪在受到应激原的刺激下,肾上腺髓质及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分解代谢加强(脂肪氧化、糖元分解). 第二阶段,抵抗或适应期.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氢化可的松)大量释放,肝糖元异生作用加强、蛋白质分解.体温升高、呼吸及血流加快,生长、繁殖、免疫功能受抑制.在此阶段,如果应激原未能起到主导作用,机体克服了应激原的有害作用,而得到了适应,则第一阶段的症状逐渐消失,新陈代谢趋于正常,机体的全身性非特异性对抗应激能力提高到正常水平以上. 第三阶段,衰竭期/康复期.应激原的刺激持续且未缓解,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体脂组织蛋白质分解,体重下降.应激源被克服或消失后,营养需求增加,以补充肝糖元、体脂及受损组织,逐步恢复健康.衰竭阶段,如果应激原的刺激强度超过机体的对抗应激能力,或者刺激作用得以延续,新陈代谢出现不可逆变化,适应性破坏,最终导致动物死亡. 在受到热应激的时候,猪通常会有以下反应: A、主动降低采食量、降低肌肉活动等减少机体产热. B、通过大量的饮水排尿散热. C、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散热. 上述反应中,与生产性能关系最直接的反应是采食量降低.热应激导致的采食量降低会有如下可能的结果: 1、采食量降低导致养分摄取不足,泌乳量降低,从而导致乳猪生长不良、免疫力下降,断奶仔猪体重下降,最终导致成活率低,上市日龄延长,养猪成本升高! 2、采食量降低会迫使母猪分解体脂和体蛋白用于哺乳所需养分不足,造成母猪泌乳期失重过多,体况差,从而导致断奶至再配种间隔延长,受胎率降低,分娩率下降,下一胎次产仔头数也可能下降,造成母猪饲养成本增加,生产效率降低. 3、热应激还会使得母猪饮水量增加,大量排尿会带走体液中的大量钠离子,造成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失控;同时,热应激造成的急促呼吸消耗血液大量碱储,可能诱发呼吸性酸中毒,导致体液变酸或者产生酸性乳,从而造成产床黄白痢增加,严重情况下甚至会直接造成母猪死亡! 据报道,在21-27℃范围内,产仔舍温度每增加1℃,泌乳母猪采食量将降低0.1kg/d.Stansbury等(1987)报道,在18-30℃范围内,环境温度每增加1℃,泌乳母猪采食量降低0.2kg/d.热应激(28-32℃)与适温条件(18-22℃)相比,可使泌乳母猪哺乳期采食量降低40%、泌乳量减少25%、体重损失增加2.6倍,使仔猪增重减少达20%.Black等(1993)系统研究了热应激对泌乳母猪采食量、泌乳量、仔猪的影响,总结多次试验,发现从16℃起,环境气温每上升1℃,母猪将少摄食2.4MJ消化能,相当于玉米豆粕型饲料日粮170克.随环境气温上升,母猪采食消化能每减少1MJ消化能,泌乳量将下降0.05kg(y=4.08+0.05x).按此推算,母猪处于33℃高温时的日泌乳量(6.45kg)要比16℃时(8.49kg)减少2.04kg,这必然会导致仔猪增重降低. 控制措施 人们意识到母猪热应激主要造成采食量降低,从而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在生产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如何通过环境、管理和营养的改善,增加泌乳母猪采食量,最大限度减少热应激的危害. 在环境方面,减少热应激的负面影响的有效措施包括采取隔热、通风、喷(洒)水、湿帘风机降温、空调降温等.通常,大多数猪场都做了上述一种或者几种措施,有一些效果.但是效果最佳的空调降温却极少有猪场能够有条件做到. 在管理上,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降低饲养密度、调整饲喂时间(清晨和夜晚喂料)、增加饲喂次数、采取湿拌料等来改善.同时需要保证母猪充足的饮水,且水流速度至少1升/分钟以上.炎热天气下,母猪每天大约需要30升以上的饮水量. 在营养上,可能的措施包括减少过量蛋白质,增加日粮氨基酸的浓度,添加脂肪,维生素C,中草药,有机铬以及改善离子平衡等.近几年也有报道提到锌和硒也有缓解热应激的作用,但研究不多. 香港英杰科技有限公司运用国际上领先的科技成果,开发了"泌乳动力"这样一个突破性产品."泌乳动力"是一个综合性解决方案,考虑了泌乳母猪在常量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免疫防护等各方面的营养需要,能够有效解决泌乳母猪食欲差,采食量低,奶水不足等问题,同时能够有效缩短母猪产程1-2个小时,提高仔猪出生均匀度,增加活仔数,显著减少母猪产后MMA综合症的发生率. 华南农业大学用两批母猪,对"泌乳动力"提高采食量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梁榕丽,阮英,刘德武等,2006).结果表明:"泌乳动力"分别提高泌乳母猪采食量8.93%(温度:30.31℃,湿度:77.47%)和9.69%(温度:30.47℃,湿度:68.61%),采食量提高差异极显著(P<0.01). 在广州花都区一个400头母猪的猪场,对于"泌乳动力"的使用效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韦兆宁,2007).结果表明,"泌乳动力"缩短母猪产程1.1小时(3.10小时vs.4.24小时),显著提高出生健仔数,减少弱仔数,木乃伊胎数,提高断奶成活率5.52%,具体生产成绩参见表一. 试验是在2007年4月-6月完成的,在广东地区,属于高温应激的初期阶段.在试验中还发现,使用泌乳动力的母猪,其便秘现象明显减少,粪便消化率也得到明显改善.这样,泌乳动力一方面缓解了便秘对母猪的不利影响,同时也使得母猪从饲料中能够获得更多养分,增加泌乳能力.另外粪便消化率改善意味着粪便臭味减少,可以改善猪舍环境,从侧面缓解呼吸道疾病的压力. 在另外一个试验中(48头母猪),尽管母猪没有处于应激状态(湖南地区,2007年2月-3月),但是使用泌乳动力仍然显著改善了母猪的生产性能.在母猪表现为母猪奶水好,产仔速度快(2.94小时vs.4.38小时),便秘现象少;在乳猪表现为黄白痢少,均匀度高,皮毛红润有光泽,生长速度提高7.01%,断奶重增加0.45kg/头.同时,断奶时仔猪成活率也得到了改善(98.20%vs.96.82%). 上述研究表明,通过运用先进的综合营养技术,不仅在应激情况下,在母猪非应激状态下,"泌乳动力"仍然可以显著缩短母猪产程,提高泌乳期采食量,改善泌乳性能,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经济效益分析数据表明,"泌乳动力"带来的投入产出比在1:3以上,是改善泌乳母猪生产性能方面值得尝试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