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个月的一号到五号,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万岗村村民,都会不约而同拽着钱到范美朋家里缴费。交电费本来应该去供电部门交纳,但为什么村民都跑到范美朋家里来交呢?范美朋究竟是什么人呢?事情得从7年前说起。
1999年,国家实行农村电网改造,当时43岁的范美朋,从毛集中实验区焦岗供电所那里争取到村里的供电网络投资项目。范美朋购买变压器、电杆等总共投资了80万元,对于当时的他而言80万元并不是一笔小数目,但他还是借了不少钱投资。当时焦岗镇供电所一度电定价是六毛五分钱,到了范美朋的线路后他一度电增加7分钱的收费,范美朋看中的就是这中间的差价。1999年,万岗村年用电量超过25万度,范美朋当年就从中赚取2万元。尽管只是2万元,范美朋考虑到:今后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量一定会逐年增加,预计不出十年肯定能赚回这80万元。可没想到,他才收了两年的差价,到了2001年,国家就实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国家“同网同价”的政策一公布,范美朋就开始日夜难寝,不让收差价就意味着80万元的投资打了水漂。无奈之下,他想把自己投资的电网设施进行转让,于是找到供电所估价。1999年投资了80万元,一转眼两年时间就折旧了60万元这是范美朋怎么都没想到的事情,于是他强忍着,没有将供电网络卖给供电所。村民要用电,走的是他的线路,而国家又不让收差价,他也只好免费给供电部门使用。看着线路一年年的损耗,他再也坐不住了。 从此以后,范美朋就天天想着要自己发电,直到2004年4月份,他到合肥的几家电厂参观回来后,也没跟妻子商量,就盖了猪圈买了600头猪。妻子万成林刚开始以为他要养猪非常支持,可没过几天,她渐渐发现丈夫的心事根本不在喂猪卖肉上。别人养猪是为了卖猪肉,可范美朋却天天围着猪粪便转,他在猪圈底下建了4口270立方米的大池,同时又花五万元购买柴油发电机,这下家里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要搞沼气发电,妻子和孩子们都极力反对。范美朋建大型沼气池发电的消息在村里一传开,很多村民都前来劝他放弃。村民都认为发电这是高科技的产业,发电的原理很深奥,可范美朋连小学一年级都没毕业肯定发不出电,担心他再投入资金到时会血本无归。尽管所有人都坚决反对,范美朋还是天天研究沼气发电。同时范美朋了解到:禽畜粪厌氧处理的沼气比酒糟液、城市垃圾和污水发酵处理的沼气更适合发电,这样既环保又节能,于是,他每天将猪粪便经过脱水、脱硫、气水分离、冷却程序的处理,很快,产生的沼气达到了发电。沼气发酵成功后,他将事先买好的柴油机进行改装,用沼气代替柴油进行发电,可是没想到,机组调试了半个月仍然发不出电,这下把他急坏了。直到有一天,他再次调试发出的电压忽高忽低时,他才找到原因。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一头钻进发电室,一次次的调整空气和沼气的比例,2004年8月份,范美朋终于发电成功。发电成功后,范美朋到相关部门审批了手续,将村里的电切到自己的沼气电上。刚开始不少村民担心用沼气电是否安全,都不敢用。这时,范美朋提出让村民免费试用半个月电。这下村民才开始放心用他的电。这时,范美朋将自己的电价定在一度5毛二分七,比国家规定的统一电价要便宜3分钱。 随着村民开始大量用电,范美朋又面临新的问题,4口沼气池一星期需要150吨的粪便,而他家的600头猪每天产生的粪便根本就不够满足沼气发电,如果再增加养猪的数量成本太大。这时他想到向农民收购猪粪便,消息一传出,村民都高兴坏了。村民范美江家里养了几十头猪,原来他家还有个鱼溏,猪粪便就拿来喂鱼,自从2005年初不养鱼后,他家的猪粪便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听说范美朋要大量收购猪粪便,他第一个拉着粪便过来卖。原本在村里是没人要的东西,如今成了值钱货,家家户户都把粪便及时拉到范美朋家里卖,范美江一个月下来猪粪便也能卖个三四百元,村里的有300户村民养猪,卖粪便的人多了,范美朋的妻子就专门负责收购猪粪便。范美朋将这些粪便进行及时的发酵,然后发电给村民使用。发酵后剩下的沼渣沼液他卖给附近的蔬菜种植大户,一粪车也能卖70元。范美朋的沼气池渐渐成了村里的粪便中转站,随着猪粪便的增多,范美朋的发电量也增大,一立方米沼气能发1.6度电,4口池子一天能发600多度电。每到了月底,范美朋的女婿张传绪就忙开了,全村1500户电表要逐一统计当月的用电量。村民家里用电少的十几度,多的五六十度,都是左邻右舍,几乎没有不交电费的村民,一个月下来,范美朋光电费也能收入1万多元。现在他又建了4口沼气池,打算多收购些猪粪便,到了年底,每天就能发1000度电,到时还能把电卖给附近的村庄。除了电费一年能收12万,范美朋养的猪崽一年也能卖十几万,再加上卖沼渣沼液,一年他在猪和猪粪便上就能赚三十多万元。如今臭烘烘的粪便在妻子的眼里也成了宝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