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要点
  • 发布时间:2008-10-21 19:33:11 来源:中华香猪网-香猪|斑马小香猪|黄金猪|黑白猪|小山猪|麝香猪|从江香猪|藏雪香猪|环江香猪信息中心
  • 今年来,一种被称为“高热病”的猪病在我国25个省相继发生,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损失。该病主要以猪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这种病来势猛,传播快,饲养管理条件差的散养户和小型猪场多发,往往能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正是养猪户(场)补栏的时机,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十分关键。  
      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必须从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综合管理,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主要应做好如下几点:
      加强饲养管理养猪场要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冬天既要注意猪舍的保暖,又要注意通风;夏天高温季节,要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降低应激因素。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同时要杜绝猪、鸡等动物混养。
      科学免疫目前疫苗的种类很多,一定要按照兽医部门的建议,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按时按量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动物疫病的免疫。一般情况下,商品猪23日龄~25日龄时,免疫一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种母猪除此之外,还要在配种前免疫一次;种公猪每隔6个月还要免疫一次。在免疫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正规厂生产的疫苗,要规范免疫操作,并做好各项消毒工作。当周围地区发生动物疫情时,要按照兽医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紧急免疫。
      严格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对各种污染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饲养场、猪舍内及周边环境增加消毒次数。
      药物预防在兽医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预防用抗菌类药物,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预防猪群的细菌性感染,提高健康水平。
      适时补栏要从没有疫情的地方购进仔猪,同时,购买前要查看检疫证明,购买后一定要隔离饲养一周以上,体温正常再混群饲养。
      发现病猪后,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并立即报告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要在兽医的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处理。对病死猪及其粪便、垫料等要深埋。有条件的地方,将病死猪及其污染物集中焚烧处理。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宰不食病死猪,严禁贩卖病死猪,也不能屠宰病死猪自食,坚决做到对病死猪不流通、不宰杀、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