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呼吸道疾病的控制
  • 发布时间:2008-11-17 15:48:45 来源:中华香猪网-香猪|斑马小香猪|黄金猪|黑白猪|小山猪|麝香猪|从江香猪|藏雪香猪|环江香猪信息中心
  • 随着养猪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猪群的高密度饲养,使得猪病的控制越来越难,病因也越来越复杂。一些老的传染病如猪瘟、链球菌等时有发生,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发生,给养猪业造成更大的压力。进入冬季后,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使得猪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的控制难度加大,如果控制不当,将给猪场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一、 猪群的适宜生存环境与冬季气候特点
    (一) 猪群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空气中的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以及空气中的粉尘浓度等;
        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和一氧化碳是影响生产性能和造成疾病的主要有害气体。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甚至可以直接造成猪的死亡,而其他有害气体也会影响猪的生产力和健康,当空气中氨气的浓度达到50--75μg/L,会对仔猪抗肺部疾病的能力产生不良影响。25μg/L的氨不会明显地对猪的生产力和健康产生影响,但氨气浓度保持在10μg/L以下有利于猪群的生长和健康。
        空气湿度60%--80%时,病原体不易繁殖。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0%时,空气中粉尘浓度增加,病菌在空气中的转播速度加快,猪的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增加。当相当湿度高于80%时,病原菌的繁殖速度加快,猪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机会增加。
        对于兰耳病阳性场,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圆环病毒(2型)阳性场,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发病增加,并且控制难度加大。
    (二) 冬季环境气候特征
    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冬季的气温都要低于猪群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温度,昼夜温差大,猪群(特别是小猪)应激大,不利于猪群的生长和健康。
    为了减轻冬季低温带来的不利影响,每个猪场都会采取各种保温措施,如封闭门窗,在产房和保育舍加上保温灯或电热板等。这些措施提高了猪舍的环境温度,但限制了猪舍的通风,猪舍的空气质量下降,空气中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增加,空气中粉尘浓度升高,致使猪群呼吸道病的发生率上升。
    二、 冬季呼吸道病的发病特点
    (一) 发病阶段:
    多发生于6-10周令,12-13周令和18周令-20周令。
    (二) 主要临床症状:
    1、 体温升高,减食或不食;
    2、 咳嗽,喘气,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
    3、 眼睛分泌物增多,呈结膜炎;
    4、 精神萎顿,被毛粗乱,皮肤苍白;
    5、 有的呈顽固性腹泻,治疗效果不佳。
    (三) 经济损失:
    1、 生长速度减慢,出栏推迟;
    2、 料肉比上升,饲料成本增加;
    3、 治疗性药费增加;
    4、 同栏猪整齐度下降,僵猪明显增多;
    三、 冬季呼吸道病的综合控制
    冬季呼吸道病的发生是由环境因素和多种传染性病原相互作用的结果,多呈混合感染。对冬季呼吸道病的控制应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即改善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合理免疫和药物防治相结合,其中改善环境是控制该病的关键。
    (一) 保温与通风兼顾;要求大环境通风,小环境保温。
    刚断奶的保育猪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加上断奶的应激,采食量低,能量摄入少,如不做好断奶仔猪的保温,小猪的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28日令断奶小猪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6oC左右;21日令断奶小猪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8oC左右。我们可以采用保温箱加电热板或红外线灯泡保温,也可以在保育栏内用保温箱加垫草加普通灯泡保温等。确保保育栏温暖、舒适无贼风。
    在做好保育舍保温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通风来保证空气质量。可以在保育舍采用抽风换气。为降低空气中氨气等有害气体的含量,还可以在保育猪饲料中添加吸附氨气和硫化氢的丝兰属植物提取物。
    在育肥舍,可以在猪舍的屋顶开通风窗换气,在白天温度较高时可以将猪舍南边的窗户打开换气。
    (二) 在产房和保育舍采用全进全出的管理方式。
    只有采用全进全出的管理方式,才能保证猪舍的彻底消毒,切断不同批次猪群之间传染性疾病的横向转播。
    (三)加强消毒
       猪舍空栏以后要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在产房和保育舍应选用高品质的消毒水(如辉瑞公司的"百菌消",先灵葆雅公司的"安灭杀"等)。有条件的猪场可以进行薰蒸消毒,效果不错。

    (四) 加强饲养管理
    1、 选用高品质的饲料(包括饲料原料和预混料),霉变饲料坚决不用。
    2、 加强母猪的营养,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
    3、 选用高品质的教槽料和保育料,提高保育猪的采食量。保育料可以采用湿拌料,即可以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又可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有利于呼吸道病的控制。
    4、 控制饲养密度,减少合群,减少猪群的应激。即时隔离或淘汰病猪。
    (五) 免疫接种
    1、 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2、 选用高品质的疫苗,在选用进口疫苗时,一定要选用已在农业部注册的疫苗。
    3、 疫苗的保存和使用要规范。
    4、 特别注意加强猪瘟、伪狂犬、萎鼻的免疫,慎重使用兰耳病疫苗。
    5、 自家苗的制作一定要找相应的大学或科研院所。
    (六) 药物防治
    1、 药物防治的目的:通过合理用药预防早期感染;通过合理用药控制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
    2、 用药阶段:在冬季呼吸道疾病多发季节,应采用预防性投药,母猪产前7天至产后7天连续用药14天或哺乳母猪料中全程加药,其目的是预防母猪与仔猪之间病原菌的横向转播和母猪产后三联症(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症)的发生;呼吸道疾病严重的猪场,应在开口料中就开始添加药物,其目的是预防病菌的早期感染;根据猪场的发病情况,在发病前二周针对性的投药7天,可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生。
    3、 投药方式:可通过饲料添加或饮水添加,通过饮水给药时,产房和保育舍最好有独立的饮水系统。
    4、 常用药物及药物组合:A、支原净100ppm+金霉素300ppm,有胸膜肺炎、链球菌或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猪场,可另外再添加阿穆西林300ppm;治疗剂量加倍。B、氟苯尼考(纽弗罗、加康、普乐健等),可按生产厂家建议量添加。还有泰乐菌素、林可霉素、利高霉素、替咪考星等,各猪场可根据本场情况,选用一种或联合用药,制定本场的预防保健计划。
    5、 对于外贸出口猪场要注意停药期。
    以上措施中,改善环境和加强饲养管理是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关键,药物不能代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