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口蹄疫(FMD)
  • 发布时间:2008-12-1 16:40:11 来源:香猪-天津香猪|北京香猪|河北香猪|香猪养殖|香猪价格|香猪批发|香猪网|山东香猪
  • 口蹄疫是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和接触性传染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一旦发生,其传播速度很快,常常形成大流行,不易控制和消灭,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一直将本病列为发病必报的A类动物疫病名单之首。
    特征:口腔粘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泡、溃疡。
    病原及流行特点:FMDV具有多型性(七个主型),各型之间不能相互免疫保护,但临床表现完全相同。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但高温和直射阳光对病毒有杀灭作用,病毒对酸碱十分敏感,易被酸性和碱性消毒药杀灭。
    易感性:牛﹥猪﹥羊,牛是本病的“指示器”,绵羊为贮存器,猪为放大器,最危险的传播媒介是病猪肉及其制品,还有泔水。
    本病多流行冬春季节,至夏季往往自然平息。病毒能随风传播到50~100公里以外的地方,所以有人认为气源性传播在口蹄疫流行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
    临床症状:
    病猪以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体温初期升至40~41℃,食少或停食,神差,蹄冠,趾间,蹄踵出现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不久蹄冠部出现小水疱、出血和龟裂或形成黄豆大、蚕豆大的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出血性糜烂和溃疡,一周左右恢复。若有细菌感染,病程延长,部分病猪的口腔粘膜和哺乳母猪的乳头,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
    吃奶仔猪患口蹄疫时,一般很少见到水疱和烂斑,通常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导致突然死亡,病死率达60~80%,病程较长者也可见到口腔和鼻面出现水疱。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大猪很少发生死亡。如无继发感染,一般约3~5周左右可痊愈。
    病理特征:在病猪的蹄部,口腔粘膜,鼻部,乳房等处出现水疱和烂斑。
    诊断要点:
    本病有较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结合病情的急性经过,呈流行性传播,主要侵害偶蹄动物和一般为良性转归等特点,可以明确诊断。但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而其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相同,需要实验室检查才能确定。
    鉴别诊断:
    传染性水疱性口炎:其特点是流行范围小,发病率低,死亡更少见,单蹄动物也能感染。
    猪传染性水疱病:又称猪水疱病,本病仅猪易感,牛、羊不易感。剖检猪水疱病无“虎斑心”。
    治疗方法:
    轻者经10天左右多能自愈,重病者控制继发感染。在严格隔离条件下进行治疗。先用食醋水或0.2%高锰酸钾液洗净患部,再涂上助邦·净优液(聚维酮碘液)或碘甘油,经过数日治疗,绝大多数猪均可治愈;
    对严重的(恶性口蹄疫)病畜,除患部处理外,辅以强心补液等全身支持疗法,可收到良效。
    验方疗法 :处方一:明矾100g,食盐200g,开水溶化后清洗患部,上、下午各一次。
    处方二:金银花、连翘、大黄、生地、甘草、花粉,山豆根、牛蒡子、蝉蜕、黄连,煎水内服。
    预防措施:分常规预防和紧急预防:接种疫苗应注意先测定发生的口蹄疫血清型再进行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