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PPV疫苗的接种  (3)其他可能共同感染原的免疫接种 不同猪场的疾病谱常常是不完全相同的,发病猪场首先要确定自身的可能共同感染原,确保妊娠期胎儿和哺乳期仔猪的安全是首先要解决的关键。因此根据不同的可能病原和不同的疫苗对母猪实施合理的免疫程序至关重要。母源抗体消失后的仔猪和育成猪的共同感染病原的确定,有赖于双份血清抗体或病原检测结果,采用合适的疫苗和药物防治,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由于因免疫猪霉形体疫苗诱导发生PMWS的几起报道,应当引起重视,但亦不能人云亦云,各个猪场要根据自己的实践加以判断,笔者以为,如果这类高效佐剂疫苗能刺激PCV2增殖成为普遍现象的话,可能在四周龄时进行免疫有关。因为这一时期以后,正值PCV2母源抗体消失后进入一个新的感染期有关,当然尚需实验加以证实。 (4)人工被动免疫 各国曾经应用血清疗法,结果不一,但常常获得成功。其大体方法是,从猪场的育肥猪采集血清。分离血清,注射给断乳期的仔猪,一般采用腹腔注射。为了安全起见,必须考虑供血者的选择、血清处理、血清贮存、注射方法等,必须坚持当地法规,竭力推荐实行此法的猪均只能用该场的供血猪。 (5) “感染”物质的主动免疫 “感染”物质,通常指本猪场感染猪的粪便、死产胎猪、木乃伊等,喂饲母猪,尤是初产母猪在配种前喂料,能得到较好效果。如有一定抗体的母猪在怀孕80天以后再作补充喂饲,则可产生高水平免疫,并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这种方法,不仅对防制本病,保护胎猪和哺乳猪的健康有效,而且对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也有较好的效果。 2.一些具体综合防制措施 分娩期: (1) 仔猪全进全出,两批猪之间要保证合理间隔。 (2) 分娩前要清洗母猪。 (3) 限制交叉哺乳,如果确实需要,也应限制在分娩后24小时之内。 断乳期: (1) 原则上一窝一圈,猪圈分隔坚固(壁式分隔)。 (2) 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 (3) 降低养猪密度。 (4) 增加喂料器空间:>7cm/仔猪 (5) 改善空气品质CNH3<10ppm,CO2<0.1%,相对湿度<85%。 (6) 猪舍温度控制和调整。 (7) 批与批之间不混群。 育成/育肥生长期: (1) 从断奶后猪移出的猪不混群。 (2) 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坚持空栏、清洗和消毒制度。 (3) 转到育肥舍猪不再混群。 (4) 降低饲养密>0.75m2/猪。 (5) 改善空气质量和温度。 其他方面: (1) 适应的疫苗接种计划。 (2) 保育舍内要有独立的饮水加药设施 (3) 严格的保健措施(断尾、断齿、注射时的严格消毒)。 (4) 将病猪及早移往治疗室或扑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