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病 
  此病常见于5周龄~6周龄,主要表现为胸膜炎、腹膜炎、关节炎,此病胸腔内纤维素从感染到发病病程很短,所以一旦发病病猪要立即用药。如果晚用几天抗生素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药物治疗时一定要注射用药,由于饮水和饲料中添加药物疗效慢,所以不建议使用这两种方法。但此病最好的预防是在此病出现之前就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最小年龄组的猪进行药物预防。对本病的特效药物主要为替米考星、氟苯尼考、头孢噻夫等。 
  猪放线杆菌病 
  在保育期后,皮肤出现斑块状出血(与猪丹毒极其相似)。最显著的肉眼病理变化是因肺、肾、心、肝、脾、皮肤和肠出血引起的出血性胸膜肺炎。其中病变最严重、最常见的部位是肺,可见到肺小叶坏死和血纤维蛋白渗出。可见到胸腔和心包膜中血浆和血纤维渗出物增多。大龄乳猪和断奶子猪的肺、肝、皮肤、肠系膜淋巴结和肾可见胸膜炎、心包炎和粟粒状脓肿。
  猪链球菌 
  特征病变为有神经症状,关节、眼肿大,肺一般正常。患此病的猪一般都发烧,关节剖开后积液很多,经治疗好的猪出现心肌内膜炎,心动脉边缘有纤维素(脉管炎),脑膜淤血严重的出现神经症状。解剖此病猪时一定要特别注意佩戴手套,当手有破口时不要进行解剖以防感染。对于此病可选用头孢噻夫进行治疗。 
  放线杆菌胸膜肺炎 
  急性死亡猪鼻出血带泡沫(血来自肺),肺有出血型坏死灶。该病的血清型很多,疫苗的预防效果也不错。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主要是由猪蓝耳病、猪流感、猪温、巴氏杆菌、支原体等混合感染引起的。 
  猪气喘病 
  大部分在保育猪感染,但到了育肥才表现出临床症状,需要很长时间才发展成肺肉样变。支原体疫苗有两针免疫的(3周龄、7周龄),也有一针免疫的。对于气喘病也一样要找到最早感染的日龄进行预防。一般在13周~18周才表现症状,所以在这个时间段之前饲料或饮水中添加药物会起到好的效果。 
  猪霍乱沙门氏菌 
  肺表面有红色出血,在临床上特别是保育后期下痢为主。 
  猪流感 
  现在美国大多数猪场都有猪流感疫苗。它有很多分型,H1N1(普通流感),1998年后造成新的亚型H3N2、H2N3、H1N2这些新亚型可造成母猪持续发烧出现繁殖症状。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重视隔离饲养,新引进种猪隔离饲养40天以上。 
  病猪隔离饲养,该淘汰的应及时淘汰。 
  坚持全进全出,产房、保育舍应采取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
  搞好卫生消毒工作,空栏时彻底清洗消毒,空置7天后,再转入新的猪群。 
  严禁上一批病弱子寄养到下一批。   
注意饲养密度:呼吸道病的发生与饲养密度密切相关,如条件差密度应低一些。 
  注意通风和温度控制。 
  减少应激: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子猪断奶,不换圈、不换料;断奶后子猪继续在产房饲养7天后再转入保育舍;断奶当天尽量不打疫苗;各阶段换料要逐渐过度。 
  免疫接种:根据本地区及本场疫情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适合于本场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执行。 
  策略性阶段性药物预防:各种猪群脉冲式给药:饲料添加信得科技混感刹+猪喘康或单纯添加混感刹2号,每月用一周。
        治疗措施 
  治疗时,应坚持治疗药物与预防药物分开的原则。 
  推荐的治疗方案:蓝环双博+喘克痢停或福莱欣+华西超力。 
  子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防治要点 
  子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制约猪场保育猪育成率的主要问题,其主要病原2型圆环病毒和蓝耳病我们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手段来进行防治。解决这个难题的原则必须以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或控制继发感染,增强子猪的免疫系统功能为主。本人根据多年的养猪实践,总结了以下几条生产措施。 
  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保证猪场清净。 
  安全引种,只到有良好疫病控制措施的种猪场引种,进行50日的隔离观察,剔除有明显呼吸症状的亚健康种猪。每头种猪胸腔注射两次肺炎支原体疫苗,配种前20日龄再注射一次;注射蓝耳病弱毒疫苗两次,配种前再注射一次。母猪饲料中始终添加混感刹1000克,每吨饲料。 
  定期进行猪场消毒,猪舍和环境每周一、四、日消毒三次,使用金碘消毒液,按1∶1000配制,消毒前场地喷水后认真清扫再冲洗,保证消毒效果。 
  严格禁止外来人员和场内的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除非有主管场长的批准。
  外来运输饲料药品、采购肥猪、拉猪粪的车辆即使在非生产区也要彻底消毒。
严格产房和保育舍管理,保证两个育成率。 
  制定产房和保育舍的生产管理制度,责任和生产指标分解到班组,产房活产子育成率95%,保育舍育成率97%。按此奖赔。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生产报表程序。 
  紧紧抓住三个生产措施;产房的助产与初生乳猪的精细管理,特别是让乳猪吃上足够的初乳。产房和保育舍的全进全出管理,使用信得公司的真金碘和欧福迪消毒,保育舍还要实行熏蒸消毒。产房和保育舍的温度控制,产房温度控制在20℃~25℃(夏季条件好的猪场实行水帘降温,也可使用屋顶喷水降温,冬季要使产房温度达到18℃以上),配置乳猪保温箱。保育舍温度控制在26℃~24℃(很重要)。 
       严格执行动物营养标准,保证两个生产标准。 
  良好的动物营养是保证两个育成率和猪群健康的关键。 
  哺乳母猪的营养标准是:赖氨酸1%~1.1%,3150大卡的能量,20%~22%的豆粕配比,必须配以1%的鱼粉和1~2%的大豆油。母猪的采食量是6千克~7千克,冬天还要增加0.5千克。在高温季节必须保证母猪的采食量,采用多餐饲养方式。保证乳猪21天断奶达到6千克~6.5千克,25天断奶达到7.5千克~8千克。 
  保育猪的营养标准配制是:1.35%~1.45%赖氨酸,3450大卡~3300大卡的能量,24%~26%的豆粕配比,1%~1.5%的高档鱼粉,1%的大豆油。保育猪实行自由采食。我们提倡把教槽料使用到40日龄,这实际上是节省和安全有效的方法。70日龄出保育,当保育猪42日龄达到12千克,70日龄达到30千克时,你的养猪模式就成功了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