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制研究
  • 发布时间:2008-12-15 11:06:05 来源:香猪-天津香猪|北京香猪|河北香猪|香猪养殖|香猪价格|香猪批发|香猪网|山东香猪
  • 仔猪腹泻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年来,众多专家及养猪殖户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一直无法彻底解决,轻者影响到生长速度,严重者造成仔猪死亡,给养殖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本文重点阐述该病的发病原因及如何防制。希望能给广大同仁一些启示。
    关键词:仔猪腹泻;原因;防制研究
    仔猪腹泻是养猪业的一种常见疾病,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无论是集约化猪场还是中小型猪场或是农村散养户,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只是后者由于条件限制,相对严重些。该病主要发生在两个阶段,即出生后2周龄内和仔猪断奶前后的时间内。仔猪腹泻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饲料转化率不高,生长速度慢,毛色差,严重者会引起仔猪死亡,如初生仔猪黄白痢的死亡率就相当高,最高者死达90%以上,个别痊愈的仔猪,其生长速度也是相当慢的,因此,该病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是显而亦见的。
    1 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
    造成仔猪腹泻的原因相当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初生仔猪未吃到足够的初乳和保温措施不好     由于初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自身又不能产生抗体,只有吃到足够的初乳以后才能被获得免疫。而生后2周内是仔猪黄白痢的高发期,所以,因自身免疫的原因引起腹泻也是常见的。
    初生仔猪特别是生后1~3日龄的仔猪如果室温偏低,而又没有增温措施的话,那么,由于初生仔猪大脑皮层不够健全,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体温的能力差,这样就很容易因室温偏低引起代谢紊乱而发病。
    1.2卫生条件差,湿度大、通风不良等    猪场卫生未搞好,特别是农村散养户,一般均采取地面平养,母仔同窝,母猪大小便未即时清除,造成湿度过大,加上如果通风不良的话,就很容易造成仔猪被感染的现象,从而导致腹泻的发生。
    1.3饲料质量差,不易消化或中毒    仔猪料质量差,不易消化或饲料酸败变质、营养搭配不合理等如含有过量的抗胰蛋白酶物质、脂肪盐等也会导致仔猪腹泻,另外,饲料中发霉变质,被病原菌污染后,因霉菌毒素、细菌毒素会导致因毒素中毒而腹泻。
    1.4对哺乳母猪管理不当    养好哺乳母猪,满足母猪的营养需要,可使母猪分泌足够高质量的乳汁供仔猪需要。乳汁过多、过浓或过少、过稀,均可使母猪发生消化障碍而导致腹泻的发生。
    1.5病原体感染    容易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体主要有大肠杆菌、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病毒,产气荚膜梭菌及沙门氏杆菌等。一般来说,因病原诱发的仔猪腹泻性多发生在母乳中病原抗体下降的时候。
    1.5.1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仔猪黄白痢    该病主要发生在出生至断奶这段时间。仔猪黄白痢常发于生后1周以内,以1~3日龄居多,仔猪白痢多发于生后10~30日龄,以10~20日龄居多,前者以排出具有腥臭味黄色糊状粪便或黄色透明稀便为特征,后者以排乳白色、灰白色或青灰白糊状稀粪为特征。仔猪发生黄痢时,常波及同仔猪的90%以上,病死率很高,有的达100%;发生白痢时,同窝仔猪的发病数在20~80%之间,死亡率相对低一些,但耐过的猪其生长速度会比较慢。
    1.5.2沙门氏杆菌引起仔猪副伤寒    该病常发于4月龄以下的仔猪,多在雨水多而潮湿的季节,初便秘后下痢,粪便呈淡黄色或灰绿色,恶臭,仔猪生长不良,被毛粗乱、污秽。
    1.5.3传染性胃肠炎    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腹水为持征,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但10日龄的内仔猪病死率相当高,可达100%,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该病有流行性、地方流行性、周期性地方流行性三种形,第一种情况常发生于新疫区,多见于冬季,后二种多见于老疫区。
    1.5.4猪流行性腹泻     引起该病的病原体同传染性胃肠病毒非常相似,也是一种冠状病毒,而且在流行病原和临床症状等方面二者均无显著差别,只是病死率比猪传染性胃肠稍低,在猪群中传播的速度稍慢一些,二者的鉴别诊断需依靠实验室进行确诊。
    1.5.5轮状病毒病    该病通常发生于气温较低的冬季,以幼龄动物多发,而且猪场一旦发生过此病后,成年猪因获得了免疫不再发病,所以,发病的多是8周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为50~80%,发病后,猪群迅速腹泻,粪便水样或糊状,色黄白或暗黑,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死率在10~100%之间。
    1.5.6猪梭菌性肠炎    又称仔猪红痢,是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1周龄仔猪高度致死性的坏死性肠炎,主要表现为出血性下痢。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1周龄以上仔猪发病后为慢性经过,病死率为20%~70%。
    2 仔猪腹泻的防制
    通过上述分析,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采取加强饲料管理,搞好猪场的环境卫生,尤其是搞好产前母猪的消毒和产仔舍、保育舍的卫生消毒工作及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均十分重要。
    2.1 重视怀孕后期的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防止母猪过肥或偏瘦,这样产生的仔猪才能均匀和健壮,乳汁质量才能更适合仔猪的需要,对仔猪的健康生长极为有利。
    2.2 尽快让初生仔猪吃足初乳,以获得足够的母原抗体,对于乳汁不足的母猪,最好能采取寄养的方式,想办法让仔猪吃足初乳。另外仔猪生后2~3日龄应及时补充牲血素(1mL/头,肌肉注射)增强机体的造血机能,以提高其抵抗力,同时,在3日龄、7日龄、21日龄,注射长效土霉素(剂量依次为0.5mL、1.0mL、1.5mL)。
    2.3 初生母猪产前注射两次大肠杆菌K88、K99、987三价灭活苗或大肠杆菌K38、K99双价基因工程灭活苗,可较好地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仔猪红痢常发地区可通过产前母猪注射C型产气膜梭菌来预防仔猪发病。
    2.4 发病后立即给全窝仔猪进行治疗,会吃料的猪可通过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金霉素或添加长效土霉素等抗菌药物来进行控制继发感染或增强抵抗力,不含吃料的仔猪或会吃料的但症状严重者可通过注射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常用的有效药物有长效痢清,长效土霉素注射液,痢菌净、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黄连素等,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及时做病原分离鉴定,然后筛选出最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2.5 发病后,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足够的饮水(水中添加电解质和多种水溶性复合维生素)以避免脱水,提高仔猪抗病能力,这在生产实践中是常常容易忽视的,应给予高度重视。
    3 小结
    仔猪腹泻的原因相当多,而仔猪腹泻在生产实践中也是常见的。虽然它不象五号病、猪瘟、高热病等那么可怕。但是,它给养猪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是非常大的,轻者生产缓慢或变成僵猪造饲料浪费,严重的会引起大量死亡,损失更惨重,所以,必须引起足够重视。从上面分析的原因,大多情况下主要发生在1周龄以内的仔猪,因此,要防止仔猪腹泻的发生,必须要搞好仔猪的初生关、开食关和断奶关。抓好初生关,让仔猪吃到足够的初乳,获得被动免疫;抓好开食关,让仔猪尽早学会吃料,获得更全面的营养,增强抵抗力;抓好断奶关,防止断奶后仔猪综合征的出现,以获得个体大的健康仔猪,这正是广大养猪工作者所关心和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