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新概念安全养猪法 1、良种理念--精选细挑,优良健康 在选购仔猪留作母猪时,按照对方的系谱,一般应选择二元仔猪选育留作母猪。关键的就是要保证每头仔猪的奶头不能少于13个。因为选入了60斤以下的小母猪回家进行选育。这样做,虽然投入资金较少,但依据仔猪的生长、健康状况,进行第二次选育比较麻烦。而直接选购100多斤的后备母猪,这样比较方便,而且易于选择较好的母猪。如果是育肥出栏商品猪,应选择两元或三元杂交猪,选择30千克以上的杂交猪作为商品猪育肥,以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2、节料理念--科学选料,合理用料 在养猪中,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70%以上,养猪效益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科学选择饲料。具体的做法是: ⑴、按照乳猪、小猪、大猪、公猪、母猪的不同生理阶段选择用料。 ⑵、仔猪"抓三食过三关"。抓乳食,过好生长关;抓开食,过好补料关;抓旺食,过好断奶关;仔猪切勿喂得过饱,防止精料过多,这时采取"多餐勤添"的饲喂原则,多者,造成拉稀,仔猪容易发生水肿病,而且造成精料的浪费。 ⑶、不要突然更换饲料。在饲喂过程中,要将原来的料和要更换的料进行混匀后饲喂,逐渐减少原来精料的含量,最终至全部换成新料,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 ⑷、猪料中粗纤维不能过多,适当搭配紫花苜蓿、野菜等青绿饲料,防止饲料单一,以免造成胃穿孔、胃溃疡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⑸、科学调整日粮结构。夏季饲料中的能量饲料应相对减少,增加青绿饲料。实行夜间喂猪(晚上7点、11点、凌晨4点),可以减少白天活动,增加猪的睡眠时间。白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各喂一次0.5%的食盐和青绿饲料。同时要供足饮水。 3、清洁理念--猪舍勤消毒,场地要清洁 仔猪场要建立了严格的消毒制度,采用氖管灯和消毒剂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火碱、次氯酸钠、各种含有苯环的芳香族消毒剂。在实际饲养操作过程中,还要经常定期改换消毒剂,不要单独使用一种消毒剂。对于生猪的粪便要进行酵池发酵。夏季,猪舍地面做到每周清涮1次 体及时排出。 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国内消毒药市场鱼目混珠,养猪场(户)要选择GMP认证厂家生产的消毒药,确保消毒质量。平日还注意对一些卫生死角、如装猪台、污水沟、储水池、储粪沟、食槽等场所、设施进行消毒,最大限度的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4、防病理念-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许多养猪场(户)一般都认为,春季和秋季给猪打上疫苗就万事大吉了,高枕无忧了。殊不知,猪伪狂犬病、轮环病毒病、细小病毒病以及近几年来有抬头趋势的猪蓝耳病等,没有明显的发病季节界限。因此,在养猪过程中,要始终绷紧"防疫"这根弦,改过去的春、秋两季防疫为一年四季防疫;由过去的仔猪三联单防到目前的十种疾病全防。制定严格的防疫程序,不留死角,做到注射疫苗和消毒有机结合,严格执行"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防治并举"的疾病防治原则。在注重传染病的同时,还要警惕各种消耗性疾病,如寄生虫、疥癣等病的防治。对于新进的仔猪,进入后8~10天,要在饲料中拌入驱虫药进行驱虫,在体重达到60~70千克时,再驱虫一次。 5、管理理念-精心饲养,科学管理 在猪场的外围栽上了樟子松、垂柳、杨树等。夏天,在猪舍前搭建一个临时的凉棚遮阳。冬季,要封闭门窗,做好生猪保暖工作,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猪舍空气清新。 母猪分娩以后,要帮助仔猪固定乳头。具体做法是:弱小的仔猪放在前中段乳头,比较强壮的小猪放在后段乳头。仔猪要进行早补料,同时注意"少食多餐,防止腹泻"。在饲喂育肥猪时,可干喂、湿喂交替进行,喂后让猪自由饮水。饲喂时要严格遵循"定时定量,先粗后细,喂均喂饱"的饲喂原则。 二、"五字"高效养猪法 1、种-选购仔猪,学会方法 选购仔猪的要求是在尽可能低的价格前提下,购到品种优良、健康无病、发育良好的仔猪。要实现这一目标须注意下列三点: ⑴、购地点。选购地点关系到仔猪的健康状况和品种优劣。一般来说,集市上的猪品种杂,且易携带传染源,因此,可以去较好的猪场购买仔猪。 ⑵、选购猪种。选购何种猪种应视购猪目的而定。如果目的是培育商品猪,应选择二元或 考虑其繁育性能及与哪些父本公猪配套使用。 ⑶、仔猪外观。仔猪外观首先应符合所购品种的要求,其次是根据外观判断是否健康。 2、料-科学选料,合理用料 养猪效益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选择饲料。要通过看料肉比等选择优质高效饲料。选用预混料或浓缩料时,须按配方配好原料,才能满足猪的营养需要。 ⑴、要按猪的不同生理阶段用料,否则会造成饲料浪费或猪生长不良。 ⑵、对仔猪要"抓三食、过三关"。抓乳食,过好生长关;抓开食,过好补料关;抓旺食,过好断乳关。切勿喂得过饱,防止精料过多,以免引起仔猪拉稀和诱发水肿病。 ⑶、不要突然换料,要把原来的料和新料掺和喂,逐渐减少原来的料,并增加新料,一般要经过5~7天完成换料过程。 ⑷、猪饲料中粗纤维不能过多,适当搭配青绿饲料,防止饲料营养不足或营养不全。 3、洁-清洁消毒,才能防病 为了防止猪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必须重视猪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要使用通过兽药GMP认证厂家生产的消毒药,确保消毒质量。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以及排水道、空气以及猪体表等方面的消毒,还应注意一些卫生死角,如装猪台、污水沟、水池、食槽等场所和设施的消毒。猪舍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并保持栏舍地面干燥,以减少母猪四肢疾病的变化。 4、病-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⑴、猪病种类多而病因复杂。但严重威胁养猪业的仍然是传染病,尤其是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大肠杆菌病等。应严格遵循"预防为先,治疗为辅,防重于治"的猪病防治原则,猪场至少每7天带猪消毒1次,适时注射疫苗,一旦发现病猪,立即隔离治疗。 ⑵、在注重预防传染病的同时,也要警惕消耗性疾病,如寄生虫病、喘气病、疥癣等。对新进仔猪,进圈后8~10天最好在其饲料中拌入驱虫药进行驱虫。在其体重达70公斤左右时,再驱虫1次。 5、管-精心管理,合理饲养 猪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干净、通风等条件下,采食优质饲料,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同时,对初生仔猪要注意辅助吮乳,帮助其固定乳头。一般来说,弱小猪应固定在前中段乳头,强壮仔猪应固定在后段乳头。仔猪要及早补料,同时注意"少食多餐",防止腹泻。饲喂育肥猪,.要干湿交替饲喂。喂后自由饮水。同时,喂猪要遵循"定时定量,先粗后细,喂匀喂饱"的饲喂原则。 三、生态和谐养猪法 生态和谐养猪法又叫干式无臭养猪法,也叫发酵床养猪法。 1、生态和谐养猪法的优点 ⑴、节省人工:由于不需要清粪,按常规饲养,如一个人能养500头,此法可以养1000头,省工50%。 ⑵、节省饲料:由于粪便给菌类提供营养,菌类不断繁殖,形成菌丝,这些菌丝蛋白质含量非常高,是猪的很好饲料。用它节省饲料20~30%。 ⑶、节省医药费:猪吃了菌以后,既能帮助消化,又能提高免疫力,体质增强,不生病,基本上不用药,节省医药费。 ⑷、省水:常规养猪,需大量的水来冲洗,而采用此法,只要满足猪的饮用就行了,可节水90%左右。 ⑸、可利用时间长:一次投放的垫料可长期使用,一般可用3~5年,如果维护的好,有的可长达10~20年,并且,更换下来是优质的有机肥料。 ⑹、原生态: 使用此法养猪,整个发酵床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小"生物圈",可以说是零排放、无污染的生态农业,并且满土觅食的行为特性,使之又回到了"土生土长"的环境,猪心情好,从而达到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2、生态和谐养猪法饲养原理 生态和谐养猪法是利用有机塑料建成一个发酵床,猪排泄出来的粪便被垫料掩埋,水解过程中无需用水冲洗粪便,所需的水只要满足猪只饮用就行了,所以又称干式无臭养猪法。 3、生态和谐养猪法的饲养方法 ⑴、圈舍要求:一般要求猪舍坐南朝北,这样的圈舍采光好,利于发酵;而且通风良好,不臭也没蚊蝇。用大棚,冬天采光好、保暖,猪可以安全越冬;夏天放下遮阳膜,把四周裙膜摇起,可以通风、降温。 ⑵、建垫料床:用水泥砌深度在1米左右的水泥池,在南方,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一般采用地上式,在地下水位比较低的地方,可以采用地下式。 ⑶、垫料准备:垫料主要是木屑,占到90%,因为它很松软,可以吸收水分,其他10%,可用土和少量的盐,要用没有用过化肥农药的干净泥土,因为这里面微生物比较多;盐要用粗盐,有利于木屑的分解。 ⑷、上床发酵把菌种和垫料拌匀后上床,垫料厚度在80~90厘米,一般发酵4~5天,就可以进猪了饲养。 4、生态和谐养猪法注意事项 ⑴、入圈生猪事先要彻底清除体内的寄生虫。 ⑵、每个月喷一次营养液进行菌床维护。营养液要用专门培养的活性剂,按1∶300的比例掺水,喷洒床面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力,加快对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 ⑶、菌床表面不能太干燥,既要保持很松散,又不让灰尘扬起来。否则,猪容易得呼吸道病。 ⑷、平时发现猪粪便堆积较多时,应将它摊散均匀,便于降解。 ⑸、注意饲养密度,单位面积饲养猪的头数过多,床的发酵状态就会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便,一般以每头猪占地1.2~1.5平方米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