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好养野猪多挣钱的“六字经”
  • 发布时间:2008-12-29 23:48:07 来源:香猪-天津香猪|北京香猪|河北香猪|香猪养殖|香猪价格|香猪批发|香猪网|山东香猪
  • 近年来,牲猪市场行情的好转,激发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但农民抗御市场风险能力极低,养殖效益受市场行情和疫情影响较大。为创建“畜牧大乡”,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念好养猪增效“六字经”。
      
      一、品种求“优”
      
      品种的改良是影响牲猪增效的根本原因。二元杂交猪虽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料等优点,但生长缓慢,瘦肉率低,不适应市场需求,价格偏低。为降低养猪成本,首先选择三元杂交猪。其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市场行情看好,价格比普通猪肉高20%以上。同时还要重视科学饲养种猪,提高仔猪品质。特别要保证母猪各个时期所需营养的供应,如添加亚硒酸纳(维生素e十硒)等微量元素,促进仔猪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为育肥猪降低成本打下良好基础。
      
      二、饲料配“精”
      
      饲料的比配是影响牲猪增效的重要原因。部分农民不重视饲料科学配比,将常用粮食或现有的几样饲料加点配方混合一下,片面追求饲料成本,导致营养不全或不平衡。因此,饲料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要,严格按科学配比,将原料配合在一起制成精饲料,营养全面而不出现浪费,且日粮容积与猪的采食量适应,饲喂效果好,料肉比低。同时,要注意喂养方法,配合饲料生喂效果好,拌成湿料,不可拌成粥料,严禁煮熟。
      
      三、方法创“新”
      
      创新饲养方法是提高牲猪增效的有力法宝。土法养猪已不适应现代养殖,传统猪舍内温度、湿度等均难于控制,导致夏秋高温多湿,冬季寒冷,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牲猪的生长潜力。如不注意环境卫生,又没有隔离和消毒措施,猪易生病。特别是部分农户忽视“防重于治”,只注重对猪病的治疗,宁愿在治疗上花“大”钱,不愿在防疫上花“小”钱,一旦牲猪发病农民损失惨重,如潘家湾村农民潘华金今年春以每头400元购进仔猪93头,因没有进行严格防疫,造成大批牲猪发病死亡,仅存活15头,直接经济损失达4万余元。因此,夏秋季注意猪舍通风换气,降温防暑。猪舍外围栽植树木遮阳降温,保持猪舍内空气新鲜和温度适宜。冬季推广塑料薄膜暖棚养殖新技术,改善猪舍小气候,给生猪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疫病是牲猪养殖的生命线,因此进行疫病免疫至关重要。该乡潘家湾村四组村民郭小辉今年饲养40多头牲猪,开始二个月三天两头在请兽医,经专家介绍他花180多元在饲料中添加了泰妙菌素(又名支原净)后就再也没有找过兽医了。最后杀虫消毒要坚持,注意经常打扫环境卫生,定期搞好驱虫,猪舍安装纱网防止蚊蝇的叮咬,减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