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退回到80年代,那时人工授精只是一种特殊的配种方式,大部分猪场都采用自然交配,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公猪过渡利用,保持公猪持续、稳定的配种强度,并且避免公猪形成特定的配种偏好。然而现在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人工授精已经在许多猪场被广泛采用,我们关注的重点也从避免过渡利用转为尽量充分利用,降低成本。 致谢 NADIS (国家动物疾病信息局)是由英国40家兽医诊所和6家兽医学院组成的网络,致力于监控英国牛、羊和猪的疾病情况。 在制定方针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影响精液生产的生理学因素。 精液是由睾丸产生的精子和附性腺产生的精清组成的。精原细胞分裂之后,需要8周时间才能发育为成熟的精子。睾丸内有个精子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上有处在各个发育阶段的精子。这样的话,如果发生了任何意外,对这条生产线造成了损伤,那就需要至少8周的时间才能重新产出正常精子。这些意外包括炎热、疾病、毒物等。 平均情况下,公猪每天生产的精子数量比一次射精的量要少。因此,公猪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积攒出足够一次射精的精子量。试验条件下,对公猪进行连续5次采精,每次间隔12小时,或连续6天采精,每天一次,之后公猪的精液中就完全没有精子了。虽然在管理良好的配种过程中不会出现这么高的配种频率,可是在户外自由交配的情况下,就很可能会出现这么高的频率。 反过来,如果公猪总不配种也不行。如果公猪连续10天没有配种的话,其储备的精子质量就会衰减,下次配种的精液质量反而会不如从前。 公猪生产精子的能力还与年龄有关。早在5月龄,公猪就可以产生精子。但多数情况下,7月龄以前的公猪生产的精液是不可能满足要求的。而公猪完全性成熟则需等到14月龄,此后才能按最大强度利用。公猪的精液生产能力在2年之后才会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不是很快。多数公猪在精液品质下降需要淘汰之前,就会因体型、攻击性或遗传型落后而被淘汰。 猪场所需配种公猪的头数不仅和需要配种的母猪和青年母猪的头数有关,还和公猪、母猪的年龄组成(年轻的猪群需要的公猪头数会多一些)、断奶、配种的模式(如果每周安排两次断奶,那么配种活动就可以在一周内均匀地分散开,而不是集中在2、3天之内),以及人工授精的比例有关。 这些年的实践证明,下列公猪利用方针可取得明显成功:- 7-9月龄的年轻公猪:每周一次射精。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不同公猪之间差异很大。在超额配种的强度下,有的公猪可能反而活力更旺盛,而有的可能会精疲力竭。 任进行配种的猪场都有必要采取下列措施:- 记录公猪每周的利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