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人大代表建言:给予“猪妈妈”更多的补贴
  • 发布时间:2008-11-7 22:38:55 来源:中华香猪网-香猪|斑马小香猪|黄金猪|黑白猪|小山猪|麝香猪|从江香猪|藏雪香猪|环江香猪信息中心
  • 8月13—14日,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选联委副主任陈小莉为组长的省人大代表视察组来到江门市,就我市的省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调整能繁母补贴政策,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并实地走访部分养企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蓝月华陪同调研。

      自去年以来,肉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已影响了城镇部分群众对肉类的消费,成为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市是全省生生产大市,2007年生饲养量高达423万头,能繁母共有257823头。2007年按每头补贴50元的标准计算,全市能繁母补贴1289.115万元。由于我市位于珠三角地区,除恩平市由省给予部分补贴外,其他市、区均享受不到省的财政补贴,地方财政不堪重负。

      座谈会上,省人大代表、市水果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黄家河建议调整现行的能繁母省级财政补贴政策,不论是在哪个地区发展生养殖,都要一视同仁,省级财政均要按统一标准进行补贴,以体现公平、公正、合理,以促进我省生生产健康发展,保证肉产品有效供给,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吃肉难”问题。

      省人大代表吕源根是鹤山市古劳镇长乐养殖场场长,已经有了10年的养经验,他说,近年来,由于饲料上涨,瘟、口蹄疫等问题,养户开始亏本,一般的养户不敢贸然多养,因此市场供不应求,导致肉价居高不下。政府虽然采取了应急政策来扶持,但短时间效果并不明显,政府应该制定长期政策支持发展生养殖业。

      会上,其他人大代表也纷纷对目前生养殖业还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选联委副主任陈小莉表示,养关系民生,而江门又是我省养产业区,按照现行的能繁母补贴政策,江门本地财政压力还比较大,应通过各自渠道争取省政府和有关方面的支持,推进生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8月14日,视察组还前往鹤山市鹤城镇、共和镇,走访两家养企业,希望通过调研了解现行政策对生养殖业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提出建议,帮助政府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