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病为何难治疗
  • 发布时间:2008-11-25 23:58:02 来源:香猪-天津香猪|北京香猪|河北香猪|香猪养殖|香猪价格|香猪批发|香猪网|山东香猪
  • 1.防疫不当 
    1.1不按程序防疫

    需要严加控制的传染病主要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常用的疫苗是猪瘟疫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冻干苗。仔猪预防接种应在2月龄断奶时进行,留种者应每年加强免疫一次,在疫区更应提前接种,断奶后再接种一次。

    1.2疫苗缺乏 
      在乡镇兽医站,除猪瘟兔化弱毒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等几种疫苗外,其它疫苗不易买到。 
    1.3疫苗效价不高 
      市场上有的兽药质量无法保证,或者在运输贮藏过程中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疫苗失活,还有一些个体兽医使用超过有效期的疫苗或已失效的疫苗,或将疫苗故意低浓度稀释,或疫苗注射剂量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疫苗应有的作用,导致免疫失败,致使免疫后照样还会出现疫病暴发。 

    1.4操作不规范 
    常见的是疫苗保存不当,使用生水稀释疫苗,注射疫苗时一个针头用到底,既不更换针头,也不严格消毒。 

    1.5疏于管理 

    由于防疫员的疏忽大意而没有给猪作好防疫或检疫工作,地方猪传染病的流行,给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敲响了警钟。

    2.治疗不力,导致耐药菌株产生              
    2.1滥用抗菌药物和激素药物 

    抗菌药物并不是万能的,有一定的抗菌范围。乱用和超量使用只能使微生物增加对药物的耐受性,使动物感染性疾病越来越难治疗。

    2.2盲目联合用药 

    很多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盲目联合用药可能会使药物之间产生拮抗作用,降低疗效,还很有可能使病原菌产生变异,导致抗药性产生。
    2.3治疗不彻底 

    任何一种药物在体内维持药效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当药物降低到一定浓度时就必须及时补充用药,否则,病原菌就有可能在含有较低药物浓度的机体内顽强生长繁殖,逐步产生耐药性,甚至发生变异,给今后的治疗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因此在病情稍稳定后即停止用药是极不明智的。

    2.4新药成分不明,使用不规范 
      市面上的兽药品种十分繁杂,又不标明有效成分,还盲目夸大其应用范围和疗效。如果使用不规范,也很容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缩短这些药物的使用寿命,步青霉素、链霉素之后尘。

    3.不能科学地使用抗菌药物添加剂 
      在养猪业,抗菌素饲料添加剂的应用都十分广泛。据报道,国内批准使用的抗菌药物添加剂有20多个品种。这些抗菌素饲料添加剂在养猪业上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少了动物感染发病的机会。但同时,因为长期使用某一种或某几种抗菌素饲料添加剂,特别是使用土霉素等广谱抗菌药物,不但容易造成产品污染,会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还会使胃肠道内正常菌群受到抑制,导致消化功能紊乱,B族维生素缺乏;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使一些细菌发生变异,如分泌某些酶类使抗生素失活,并可以将耐药性由非病原菌传给病原菌,使抗药性菌群进一步扩大,再发生疾病后,治疗起来就十分困难。 
    4.疏于产品流通领域的管理 

    流通环节的管理混乱及检疫部门的把关不严致使患有传染病的猪得以顺利转入养殖厂(户)、流入肉品加工企业或走上消费市场,病猪的流通导致猪病流行特别严重和复杂,防不胜防。 

    5.随意引种

    引种不慎,很容易造成“物种侵害”,极有可能引入耐药菌株,也有可能通过引种造成传染病的恣意蔓延,严重危害养殖业发展,有时可能还会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引种工作必须规范,毫无控制地随便引种,很难估计会引发哪些灾难性的传染病。 
    6. 管理粗放 

    良好的管理是保持猪群健康少发病的基础。粗放式的管理、环境差容易造成猪只应激,导致猪只免疫力下降,因而容易发病。因此,良好管理的措施是提高猪只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