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阅读提示:在描绘眉山现代畜牧业发展时,市委书记蒋仁富曾指出:作为传统农业大市的眉山市,实际上拥有丰富的畜牧业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中,畜牧业可作为一个突破口,掀起一场畜牧业现代化的革命。
自被列入全省三个现代畜牧业试点市之一以来,眉山畜牧以奶业为龙头,倾力打造以大集团、大集群、大基地为特征的现代畜牧业。今年以来,在冰雪灾害、汶川特大地震、三鹿奶粉事件、宏观调控、金融危机先后不期而至的不利环境下,畜牧业却逆风飞扬,亮点纷呈,精彩不断。1-11月,全市畜牧业产值达88亿元,全年可望实现产值近百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增收311元,占农民现金收入总额的65%。
10月23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在《眉山市推进现代畜牧业试点情况汇报》上做出重要批示:眉山市现代畜牧业试点取得重大突破,请省畜牧食品局组织专题调研,总结、推广眉山经验,进一步推动全省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
创新理念
围绕试点吹响发展号角
家养两头牛,三年一幢楼。
作为传统产业,眉山畜牧业一直优势明显。全市畜牧业产值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奶牛存栏数量全省第一;DLY生猪出栏比例和数量全省第一;农区人工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全省第一;工业饲料生产能力全省第一;眉山在全省率先整体建成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核心区。
冲着这“一个高于”、“四个全省第一”,2007年,眉山被列为全省三个现代畜牧业发展试点市之一,承担着率先发展、探索经验的重任。
2008年3月27日,眉山设地建市以来规模盛大的产业大会——眉山市现代畜牧业发展动员大会吹响了发展的号角。市委书记蒋仁富亲自主持,市长李静作动员报告,市、区县分别成立以市、区县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市长(副区县长)任副组长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上不仅制定了9个相应的配套文件,还专门成立了现代畜牧业招商分局。在中央和省^***的政策扶持基础上,市上决定在2008年拿出一千万元全力发展奶牛业,并出台了现代奶源基地建设补助暂行办法及优惠政策,积极协调龙头企业出台对奶农的优惠政策。
何为现代畜牧业?现代畜牧业与传统畜牧业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在发展现代畜牧业中,^***职能部门如何作为?市畜牧局局长张万成率领班子成员,作了深入的学习、探讨与部署:
——相对于传统的畜牧业,现代畜牧业就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是高度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畜牧业,是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可控性强的畜牧业,是饲料、兽药、种畜禽和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畜牧业。
——就我市而言,在于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经营方式的转变,即由传统的分散养殖生产方式向适度规模养殖发展转变;由高风险、低效益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转变;由自然形态的小生产方式向高度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式转变。
——在发展现代畜牧业中,畜牧系统职能体现关键在于四个方面:政策引导,组织协调,人才培养,加强服务。紧紧围绕建设全省畜牧业经济强市的目标,坚持“五化、三大”的发展原则,健全“两大体系”,突出“三个提高”,壮大奶牛、生猪、肉鸡、肉兔四大产业,大力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转变作风
围绕“六个突出”真抓实干
思路清晰了,关键在于落实。
今年,适逢市畜牧局被市纠风办定为全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单位之一。以此为契机,市畜牧局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以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为主题,以依法行政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坚持纠建并举,惩防结合,实现政风行风的大转变。
从6月份以来,自上而下,一场政风行风建设热潮在全市畜牧系统掀起。全市畜牧系统围绕“六个突出”,全力推动现代畜牧业:
突出宣传发动,加强组织领导。市上成立了现代畜牧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各区县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实施方案。7月,组织区县^***一把手、分管领导、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规模养殖大户代表,赴资阳市学习考察。同时,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加强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宣传报道,全方位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现代畜牧业的建设发展中来。
突出奶业特色,科学制定规划。到2010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要达到125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5%以上。其中,规模小区存栏奶牛7.5万头以上,生猪年出栏500万头以上,规模养殖肉兔出栏达到3000万只以上,规模养殖肉鸡出栏1800万只以上,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水平达到50%以上,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突出四大产业,狠抓基地建设。突出奶牛、生猪、肉鸡、肉兔四大产业,着力推进畜牧生产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建设以洪雅为核心、辐射其他5区县的优质奶牛产业带;以平坝和浅丘地区的70个乡镇为重点的DLY优质生猪产业带;以九升公司为核心,辐射东坡区永寿镇、白马镇等23个乡镇的肉兔产业特色区;以温氏公司为核心,辐射东坡区富牛镇、土地乡、彭山县黄丰镇为重点的优质肉鸡产业区;以仁寿县视高乡为核心,辐射清水镇、文宫镇、黑龙滩镇为重点的优质肉羊产业区。
突出龙头带动,提升综合生产能力。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以蒙牛、新希望、菊乐、妙士为龙头的乳品产业,以金锣、双汇、玉泉为龙头的猪肉加工产业,以九升为龙头的兔肉加工产业,以温氏集团、强发公司为龙头的肉鸡产业,以通威、新希望、巨星为龙头的饲料加工产业。
突出^***引导,强化政策扶持。在中央和省上政策扶持基础上,今年市^***又出台了现代奶源基地建设补助暂行办法及优惠政策。对符合标准的高产奶牛,根据小区规模按每头1300-3400元的标准实施补贴。争取了眉山市农业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支持,构建金融信贷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机制。
突出科技支撑,完善保障体系。全面完成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将动物疫病防控作为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100%。建立了由1114人组成的市、区县、乡镇动物防疫应急分队,公布了畜牧科技服务咨询热线。成立了奶业专家技术委员会,推进“引、繁、推”三位一体的良种产业化工程。
起步不凡
全市现代畜牧业粗具规模
2008年的眉山畜牧业,可以说是多灾多难:年初,冰雪灾害肆虐;5月,汶川特大地震突如其来;9月,三鹿奶粉事件突然爆发,奶牛、乳制品产业遭受沉重打击;宏观调控、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带来银根紧缩,导致社会资金投资意愿减弱。
但是,正是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下,眉山畜牧业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现代畜牧业建设投资活跃。年初以来,蒙牛乳业、现代牧业建设进展顺利;6月,巨星集团新建万头猪场建成投产;7月,华宁公司500头奶牛小区建成进牛;8月,青神强发养殖公司千万只雏鸡孵化场建成投产;9月,西南首家奶牛交易市场在东坡区建成投运;10月,加拿大爱德牛业落户眉山,携资4500万美元建设优质奶牛基地;11月底,年出栏3万头商品猪的鹤灯杆大型猪场建成投产;从12月3日至16日,从澳大利亚引进的1478头优质奶牛分三批空运,顺利抵达洪雅现代牧场……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今年,全市共落实财政性补助资金9000余万元,区县落实补助资金3100万元,用于现代畜牧业建设。截至11月底,全市规模养殖新增建筑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各类投入达10亿元以上。
大基地建设初步形成。目前,已建成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猪场18家,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猪场98家,200头以上的奶牛小区32个。生猪规模化养殖率已达39.5%,肉鸡规模化养殖率达36.3%,肉兔规模化养殖率达35.3%,分别比启动现代畜牧业建设前的2006年提高15、10、11个百分点。
大集团、大集群发展顺利推进。全市已形成以新希望、菊乐、妙士为龙头,年加工能力达30万吨的乳品加工产业,年加工能力达20万吨的蒙牛乳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以金锣、双汇、玉泉为龙头,年加工能力达150万头的猪肉加工产业;以九升为龙头,年加工能力达1000万只的兔肉加工产业;以温氏、强发为龙头,年生产能力达2500万只的肉鸡产业;以通威、新希望、巨星为龙头,年生产能力达300万吨的饲料加工产业。1—11月,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乳制品企业销售收入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饲料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5.2亿元。
品牌培育有所突破。全市奶产业已有蒙牛、阳坪、菊乐、妙士等四大品牌,生猪产业已有双汇、金锣、玉泉等三大品牌,肉兔产业已有咕咚等品牌,肉鸡产业已有温氏肉鸡、眉山山地鸡等品牌,具有较大的市场和地域影响力。
畜牧经济活力大增。今年1—11月,全市畜牧业产值达88亿元,增长16%;农民人均畜牧业增收311元,占农民现金增收总额的65%。眉山现代畜牧业在规模养殖比例、奶牛存栏数、畜产品绿色食品个数、DLY生猪品改方面,均走在全省前列。在广大农村,约有30万人从事畜牧养殖或加工业,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