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大豆新品种创亩产371.8公斤高产记录
  • 发布时间:2009-1-2 14:16:54 来源:香猪-天津香猪|北京香猪|河北香猪|香猪养殖|香猪价格|香猪批发|香猪网|山东香猪
  •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迎来建院50周年之际,今天从该院传出振奋人心的喜讯:我国大豆新品种创下亩产达 371.8 公斤的高产记录!为我国的油料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党的十七大献上的一份厚礼。

      由我国著名大豆育种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王连铮研究员主持育成的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中黄 35”,今年在新疆石河子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实验地上,实收 1.2 亩,亩产达 371.8 公斤。这是由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农业大学)邱家训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于 2007 年 9 月 21-22 日,对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大豆课题组种植的“中黄 35 ”大豆超高产试验田进行了现场实测 1.2 亩所获得的结果。这是继 1999 年在新疆由盖钧镒院士为首的专家组验收的“新大豆 1 号”创造的亩产 397 公斤以后,又一大豆高产记录。也是新世纪我国大豆的最高产记录。

      今天一大早,刚从新疆风尘仆仆赶回北京的王连铮研究员接受人民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说,“中黄 35 ”(原编号:中作 122 )2006 年 8 月已通过国家审定,国审号为 2006002 ,区域试验亩产 205.1 公斤,含油量 23.45% 。确定在黄淮海地区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夏播,又于 2007 年确定在我国春大豆晚熟组试验地区辽宁、河北、陕西、宁夏、甘肃等地春播。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大豆课题组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自 2006 年引进试种了 0.3 亩,获得了亩产 342 公斤的高产。2007 年又采用该品种进行超高产试验。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试验田土壤为灰漠灌溉土,有机质含量 2.1% 。 2006 年秋收后每亩施用腐熟的羊粪 2 吨,复合肥 50 公斤。 2007 年 4 月 14 日 采用机械条播。播种时,施种肥磷酸二铵 5 公斤,出苗后第一片复叶期进行人工间苗,做到苗全、苗匀。在大豆生育期间,滴灌 13 次,灌溉量计 472.2 米 3 。该品种于 4 月 27 日 出苗, 9 月 8 日 成熟,生育天数 134 天。秋收前,大豆长势良好,植株整齐,配置均匀。

      专家组认为,黄淮海地区的夏播大豆品种“中黄 35 ”在北纬 44 度左右的新疆地区作春播品种是适宜的。在良种良法相结合,即在肥水得到满足且栽培管理精准的条件下,“中黄 35 ”的产量可达到亩产 400 公斤或更高的水平。

      上述结果表明:我国大豆品种和栽培水平可以达到 370-400 公斤的高产,大豆不是注定的低产作物。夏大豆中黄 35 适于北纬 44 度左右的新疆条件下种植,水肥及管理条件满足可达到 370-400 公斤。由于新疆不断出现亩产 371.8 公斤 -397 公斤的大豆超高产,这说明:新疆是我国大豆高产区 。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该品种含油量达 23.45% ,符合国家当前关于扶持油料生产的政策。目前王连铮研究员率领的课题组共育成 16 个各种类型的大豆新品种,适于各地种植。专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立即着手予以大力推广,为恢复我国油料生产水平,抑制实用油涨价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