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 - 由西班牙专家Luis Fernando Gosálvez领导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在欧洲五个国家当中开展了一项研究,对送交屠宰的运输过程中造成猪只伤害甚至死亡的原因进行了确认和评估。
结果显示,如果装猪过程能够多花一些时间,采用正确的方式装载,并维持较低的环境温度,那么猪的应激和伤害就会降低。
Lérida大学(UL)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科研人员一致认为,应该从动物福利和经济损失两个方面来考虑运输过程中的猪只死亡问题。
“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期间,西班牙送交屠宰的112,842头猪当中有121头到达屠宰场时已死亡,”该项研究的第一作者、UL大学畜牧生产系主任Luis Fernando Gosálvez告诉SINC说。
该研究成果最近在《兽医纪录》上发表,对欧盟5个国家37家屠宰场的生猪运输数据进行了罗杰斯梯回归分析,这些国家是:西班牙(403运次)、葡萄牙(169)、法国(65)、意大利(57)和德国(45)。根据这项研究,屠宰运输过程死亡率与所在国家没有关系。
研究人员对卡车司机进行了访谈,了解生猪运输过程中的伤害和死亡情况。在8.5%的运次当中都会出现瘀伤事件。
Gonsálvez说,如果花更多的时间来认真装载,包括在车厢内对猪只进行限制,那么死亡风险就可以降低。研究证实,在超过四分之一的运次当中未对猪只进行绑定。
西班牙和英国的科学家还考察了其他的影响因素。运输途中的气温非常重要,因为随着气温升高,猪的应激水平会升高,不良反应也会增加。研究强调,“不应该在一天中最热的时间运猪”。
其它因素,包括驱赶动物的电击器、性别差异、缺乏垫料和通风、缺水,以及途中停车的次数“也会造成应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