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窗纱、装喷头、安电扇。炎热的夏季,如果用这些方法来养猪,
  • 发布时间:2008-10-27 23:06:58 来源:中华香猪网-香猪|斑马小香猪|黄金猪|黑白猪|小山猪|麝香猪|从江香猪|藏雪香猪|环江香猪信息中心
  •    “极目云天外,志在九霄中”。犹如普通平房的办公室中悬挂这幅极具品位的条幅,宋志明的许多行为在一般人的眼中总显得与他的身份不够协调。(2004年访河北省人大代表、明慧集团董事长宋志明 )

        20年前,他已是“养猪状元”,腰缠万贯,本应享受生活,却要勒紧腰带办公司,继续在商海中苦斗;生活十分俭朴,连件名牌服装都舍不得买,但捐助社会办学、支持乡亲办猪场,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地往外拿;每次参加人代会,很少提及自己企业的事,而就如何帮助群众致富,却一个提案一个提案的向上交。

       



        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两会”召开前夕,记者专访了宋志明。

        贫穷困扰着祖祖辈辈的父老乡亲  我立志要当一只勤劳致富的领头雁

        记者:听说你年轻时非常聪明,又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完全可以到城里谋一份工作,为何要选择养猪这个行业呢?

        宋志明: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记得上中学时我就常想,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负青天,乡亲们不知吃了多少苦,能否找个门路,不脱离乡村土地,带着大家尽快富裕起来。后来经过反复琢磨,觉得养猪不错,不需要多大投资,也不担多少风险,只要勤奋好学,不怕吃苦受累,挣点钱还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从几头、几十头,到几百头、上千头,慢慢便发展起来了,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成了全省的“养猪状元”,省里领导亲自给我披红戴花,着实风光了一阵。挣的钱嘛,没有太多,几十万元还是有的,那时在农村也算是不小的富翁了。

        记者:按照常规,在农村手里有了钱,吃喝穿戴,修房盖屋,应该好好享受生活了。可你根本没有顾上这些,而是勒紧腰带办公司,听说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难,究竟是为什么?

        宋志明:这也是受自己心中的追求驱动的。干养猪这一行,是想带领乡亲们致富。养猪赚了钱,自然要圆这个梦。我做过不少调查,也翻了不少书本,觉得办公司是组织和带领乡亲们致富的一个很好形式。于是,完成了一定的原始积累,便把公司注册下来了。要说难,那可真是有些难啊,小企业,乡下农民,到哪里办事不得烧香磕头,酸甜苦辣,应有尽有。好在有党的政策,有各级政府的支持,就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了。目前,明慧已是下设6个子公司,拥有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的良种繁育体系、生猪养殖基地、饲料供应基地、屠宰加工体系、品牌营销体系的大型综合性养殖企业,成为国家及北京生猪活体储备基地,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肉类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记者:明慧集团目前拥有多大资产?

        宋志明:占地3200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整套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肉制品加工设备,总资产预计2.8亿元人民币。

        金钱是发展的资本  一分一厘都要用在共同致富上

        记者:你拥有上亿元的资产,生活仍十分俭朴,听说连套名牌服装都舍不得买,是因为小气还是因为别的?

        宋志明:心里想着大家共同致富,就觉着金钱特别珍贵。别看现在几个亿的资产,但与自己心中盘算的事业相比,总感到钱太少,不够用。毫不客气地说,如果资金充足,我早把全县乡亲们都组织带动起来了。所以,我便给自己和企业员工立下了规矩,不建豪华办公室,不搞高档吃喝宴请,不买奢侈生活用品,能省一个算一个,全力推进事业发展。况且生活追求,反映着人的品质和意志。古人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生活上俭朴一些,能够使人青春常在,活力不减。

        记者:听说你对自己克勤克俭,对他人却慷慨解囊,常常拿出成千上万的钱捐助社会公益事业,是真的吗?

        宋志明: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家都应该做的事,我虽然做了些,但没有像别人说的那么多,比如支持镇上办学,10年来先后捐资20多万元;投资46万余元,为村里修了一条长4公里的公路等。我主要的目标是发展事业,千方百计地帮助和带动乡亲们勤劳致富。

        记者:在这方面你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宋志明:一是扶持建立小型猪场,仅三河市就有50多家,邻近省、市、县算起来达150余家。二是设立服务中心,送仔猪上门,送饲料上门,送防疫上门,收购生猪上门,无偿为小型猪场和养殖农户提供各种服务。同时,还将饲料配方、管理技术、防疫程序等重要经验和资料毫不保留地介绍给大家,当好发展养猪业的“孵化器”。三是利用签订合同的方式,构建定购定销网络,确保资金到位,让农民真正增产增收。仅这几项,这些年我们就投资上千万元。

        记者:明慧是家族式企业。你这样做家里人支持吗?

        宋志明:非常支持。因为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家教和家风。我常给大家讲,人生在世,不在于存多少钱,积累多少资产,要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很多人说农业不挣钱,我们偏要它挣钱,而且带动一方一地的人一同挣钱。时间久了,这些思想就成了大家的共识,再说到给乡亲们一些支持时都表现出了很积极的态度。尤其是我的夫人孙慧敏,为了支持我们的事业,毅然辞去了理想的医生工作,改行任主管集团内部管理和养殖场防疫病工作的副总经理,支持乡亲们致富的许多事情都是她亲自谋划和操办的。

        人大代表就要为人民着想   我的目标是带起一个勤劳致富的群体

        记者:你是省人大代表。许多人谈到,每次参加人代会,你都很少谈自己企业的事,总是千方百计地为帮助农民致富搞提案,是真的吗?

        宋志明:是这样的。人大代表就要为民着想,乡亲们给了我说话的机会,我必须去为他们说话,千方百计地为他们致富出主意,找门路。因此,这些年来我经常到乡亲们中去搞调查研究,把他们的要求、呼声和建议整理成文,作为提案在人代会上提交。我的不少提案都受到了省人大的重视,有的还得到有关领导的批示。

        记者:听省市领导介绍,最近你在构思一个建立农民供销联社的方案,能否具体给我们谈一谈?
     
        宋志明:可以。这是实践给我出的一个题目。十几年来,为了追求企强民富的目标,我们一直采用的是“公司+基地+农户+屠宰厂+营销网点”的运作模式,效果虽然也不错,但总觉得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凝聚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从当年组织农村合作社中受到启发,就想能否以公司为主体,吸纳农民投资入股,以资本为纽带,建立具有现代企业制度性质的经营联合体,后来又给他起了个名称,叫明慧养猪合作社。这个方案拿出来之后,给领导和专家们分析研究,共同感到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用资本作纽带,把大家的利益本质地连结在一起,把养殖、加工、销售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牢固的产业链,国家和北京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建设得到落实,近百万公斤农村屠宰场的肉有了销路,就会产生内在的坚强凝聚力。二是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运作,各种矛盾都比较容易协调,始终保持企业经营的一致性。三是以法人的身份进行注册,按规则享受权益,从基础上解决了农民增产增收,劳有所得的问题。四是积沙成丘,汇水成河,把分散的资金组成整体的资本,利于形成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五是不脱离乡土,把农民组织起来,有利于各种资源的统筹开发,协调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我反复学习领会,更觉得自己的想法对头。目前,建立明慧养猪合作社的方案已经进入论证操作阶段,我相信给企业和农民都会带来共同的发展。

        记者: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全票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中,写进了“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重要内容。这个修正案在这次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对此你有什么认识和体会?
      
        宋志明:我很受感动,也很受鼓舞,这算把我心里长期压着的一块砖头搬开了。说实在话,过去我就怕别人说是私有企业,是个体户。像我这样50来岁的人都知道,这两个名字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政治上是很不好听的,也是很不稳定的。因此,有了点积累,心时总不踏实,总怕什么时候会惹出些什么事来。现在好了,有了法律的保护,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干了。换句话来讲,财产归属谁并没有罪,关键看他拿来干什么。试想,如果没有自己完成的原始积累,我能给乡亲们办那么多事吗?

        记者:你今后的发展目标什么?

        宋志明:我追求的最大目标,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能把乡亲们一批一批地带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共同富裕的庞大群体。我深信,奋斗不止,总是会有一个好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