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I回落 你感觉如何?”系列报道之一
开栏的话:细心的市民或许会发现,近来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生活元素都便宜了不少。来自福建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我省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4月高达7.2%后,已连续5个月回落,9月份CPI更是降至3.4%。今起本报推出“CPI回落 你感觉如何?”系列报道,简析CPI涨跌引发衣食住行起落两重天的鲜活样本。
从今年6月份15.5元/500克的峰值,回落到目前的11.5元/500克,虽然仍处于相对高位,但25.8%的跌幅,还是让不少市民上街买肉时不再紧蹙眉头。家住福州五四北的陈阿姨对此深有感触:“之前那个贵哟,一个月也舍不得买几次,还不如吃虾,更便宜。”陈阿姨不知道的是,终端市场肉价的走弱,是受生猪收购价一路狂跌传导所致,而福州的生猪收购价已较峰值时跌了四成。
对于肉价的跌宕起伏,福州市养猪行业协会会长郑谋铨的感触更深。“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福州的生猪收购价开始节节攀升,今年3月底达到920元/50公斤的最高峰,较450元/50公斤的波谷翻了一番还不止。十几年都没遇到这种行情了。”谈及始自去年下半年的涨价潮,尽管已成过去,郑谋铨仍感叹不已。
但受政府刺激生猪补栏政策影响,6月以来,福州的生猪收购价一路走低,9月底10月初跌至今年以来的最低点560元/50公斤,跌了四成,此后略有反弹,近两周稳在610~620元/50公斤。
在包括郑谋铨在内的众多业内人士看来,进入10月,猪肉消费就进入了高峰期,而这个时候,价格没有大涨,还能稳住,就说明猪肉市场已相对稳定。
在仓山程埔头农贸市场做了数年猪肉生意的老林,最近很开心。他告诉记者,生猪收购价节节攀升,猪肉批发价也跟着涨,但市场零售价一时难以提起,即使提了,吃肉的人也慢慢减少了,像他这样的零售商,都在上一轮涨价潮中煎熬硬撑。而随着近期生猪价的下调,零售商才开始赚得多了。因此,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是养猪的赚了,卖肉的亏了;今年下半年开始,养猪的亏了,卖肉的赚了。“还是稳一点好,大起大落,养猪的、卖肉的,大家都受不了。”
业内人士指出,年内猪肉价格继续回落的态势难改,但由于成本等因素支撑,下降空间相对有限,猪肉将会告别低价时代,维持相对高位。
瘦肉今年首次跌破24元/公斤
商务部官方网站上“福建省商务预报”昨日公布了全省主副食品市场价格监测周报。监测显示,过去的一周(10月20日—10月26日),全省35种主副食品平均批、零价格与上个统计周比8升3平24降,粮油肉菜等主副食品价格以降为主,鸡蛋价格略有回升。值得关注的是,全省猪瘦肉平均零售价今年来首次跌破了24元(每公斤,下同)这一关口,此前,一度横亘在27元至30元的高位。
上周,小包装大米平均零售价格为4元,与前一周持平;小包装面粉为3.96元,下降0.5%。食用油方面则继续表现弱势,花生油、豆油、调和油、菜籽油平均零售价格为22.48元、11.94元、13.15元、13.63元,分别比前一周下降0.62%、0.91%、0.98%、2.22%。
蔬菜价格总体回落。我省蔬菜价格平均每公斤为2.51元,比前一周回落4.2%,18种蔬菜批发价6升12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