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一季度玉米市场行情报告
  • 发布时间:2008-11-20 16:53:15 来源:香猪-天津香猪|北京香猪|河北香猪|香猪养殖|香猪价格|香猪批发|香猪网|山东香猪
  • 第一阶段(1月1日至1月29日):价格微幅下跌。
      影响因素:中央储备集中轮换;1月中旬以来南方地区出现暴雪天气,雪灾对当地畜禽养殖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第二阶段(1月29日至2月18日):价格震荡上扬。
      影响因素:我国玉米播种面积预期下调;小麦、大豆价格走高;原油期货大涨,引发玉米燃料乙醇需求;国家政策托市;大部分地区干旱,对春耕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三阶段(2月18日至今):价格呈阶梯状下跌。
      影响因素:截止到08年4月7日,我国玉米全国平均价格为每吨1684元,比上一阶段每吨下跌45元,下跌幅度为2.6%。
      2、各地玉米价格走势对比
      各地玉米市场价格对比表


    单位:元/吨
    08年初

    1月底

    2月底

    3月底

    4月17日

    较年初

    哈尔滨

    1440

    1400

    1400

    1460

    1460

    +1.38%

    长春

    1490

    1410

    1410

    1480

    1480

    -0.67%

    沈阳

    1540

    1520

    1520

    1520

    1480

    -2.89%

    青岛

    1800

    1800

    1780

    1770

    1750

    -2.77%

    郑州

    1700

    1720

    1730

    1740

    1740

    +2.35%

    石家庄

    1620

    1620

    1610

    1560

    1560

    -3.70%

    上海

    1790

    1780

    1830

    1800

    1760

    -1.67%

    大连港

    1620

    1580

    1590

    1570

    1560

    -3.70%

    蛇口港

    1850

    1800

    1760

    1800

    1710

    -7.56%

    北京

    1676

    1650

    1640

    1600

    1600

    -4.53%

      东北主产区市场价格呈“先扬后抑再升”态势;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涨跌互现,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呈有价无市的局面;南北港口地区玉米价格有所下跌;北京地区玉米价格小幅下跌。
      二、影响玉米市场主要原因分析
      1、07/08年度玉米供需情况。
      (1)全球玉米供需状况 —产不足需,供需缺口缩小


    单位:万吨
    期初库存

    产量

    总消费量

    产需缺口

    期末库存

    06/07

    12374

    70428

    72185

    -1757

    10617

    07/08

    10617

    77017

    77231

    -214

    10403

    同比

    -14.20%

    +9.36%

    +6.99%

    -87.82%

    -2.02%

      从图表上可以看出,受大豆价格高涨影响,美国部分地区玉米改种大豆,玉米播种面积为8600万英亩,同比下降8.11%;大豆播种面积为7480万英亩,同比增加17.55%。消费量呈增长态势,产需缺口再次缩小,长期来看对国际玉米市场将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
      (2)中国玉米供需状况 —供应充足,年度结余量增加。


    单位:万吨、万公顷
    播种面积

    产量

    总消费量

    产需缺口

    年度结余

    06/07

    2697

    14550

    13900

    +650

    1228

    07/08

    2805

    14803

    14450

    +353

    2530

    同比

    +4%

    +1.73%

    +1.19%

    +65.28%

    +65.30%

      (以上来源饲用谷物供需状况月报第98期,均为3月预估值)
      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将出现小幅增长,其中受玉米种植收益高于大豆的影响,东北春玉米和华北夏玉米的面积均有所上涨,结构调整加快,进出口暂时还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出口减少的趋势不变,年度结余有所增加,国内仍维持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
      (3)饲料用粮和工业消费
      我国玉米消费仍主要依赖于饲料消费,虽然近两年来,疫病、自然灾害困扰我国养殖,但市场同时也在一个“高盈利、高成本、谨慎养殖”的一个怪圈当中,并且随着我国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补贴、保险等),我国养殖业的养殖规模发生了变化,散户养殖逐步的退出市场,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一条龙企业优势发展越来越明显。
      从工业消费来看:随着原油价格的不断走高,刺激乙醇生产的发展,并且在今年二月份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的最新能源法案表明,到2020年汽车制造商必须将燃料效能提高40%,并称玉米也是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这条消息将长期作用于玉米乙醇市场。
      (4)北京地区玉米供需情况--产量减少,需求增加。


    单位:万吨
    产量

    总消费量

    产需缺口

    06/07

    72.8

    100.5

    -27.7

    07/08

    50.3

    116

    -65.7

    同比

    -30.9%

    +15.42%

    +137.18

      (以上数据来源饲用谷物供需状况月报第98期,均为3月预估值)
      北京地区产量呈下降趋势,需求继续呈明显增加态势,主要是饲料需求由上年度的86万吨,增加到97万吨,涨幅为12.79%;工业消费并无增长,仅为5万吨。
      2、全球发展迅速,引领粮食价格上涨
      目前全球经济增长较快,特别是2004-06年,世界经济取得了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以来最强进的增长,这三年的增长率高达3.25%。经济发展影响需求增加,特别是生物能源的发展,加大对粮食玉米的需求,价格为此出现上涨。2007年GDP比200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而我国粮食价格并没有跟随GDP的脚步上涨,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价格一度达到峰值以后,价格就一直持续走低,而这十年来,农资价格却不断上涨,所以所目前粮食价格的上涨实属补涨行为。
      3、政策利弊影响玉米价格。
      今年以来,可以说是政策主导市场,近期国家频频出台保护农业生产等相关政策。另外,在东北地区进行收购国储玉米的采购,政策性托市对收购价格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
      从利空的因素来看,一是停止玉米出口、停止相关产品出口;二是玉米出口征收关税、实行配额;三是,收紧银根,抑制经济过快发展。国家停止玉米出口的举动,导致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联动性减弱。另外,我国政府提出今年CPI控制在4.85%左右,也将对我国粮食价格产生一定的控制作用。
      4、期货价格引导现货价格
      从期货市场行情看,我国期货市场的震荡幅度远大于国际市场,我国玉米市场现货价格走势基本跟大连期货交易所玉米期价走势相同,后期天气将成为期货市场的重点炒作话题。
      5、雪灾导致南方家禽损失较大,对饲料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雪灾导致交通受阻,饲料原料运输困难。
      08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大面积雪灾,因大雪导致禽棚猪舍倒塌无数,受灾省份的生猪存栏水平占到全国生猪存栏总量的45%左右,尤其在最严重的停电、停水期间,、江西等省一些饲料产量一度下降到70-80%,少数县市全部停产;另外,家禽死亡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一、南方畜禽养殖基本没有保温设备;二、因气温急剧下降,导致蛋禽产蛋下降,同时畜类生长明显减慢;
      三、玉米储备轮换情况
      1、中央储备轮换情况
      为了保证玉米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自去年12月底,国家先后进行了15次储备玉米轮换,但整体呈“成交率低、成交价低”的局面,销售664.07万吨,实际仅成交71.75万吨,南方饲料企业需求不旺导致3月底以后的两次交易会全部流拍。另外,从底价迟迟不肯下调也可以看到,政府态度明确,“稳定市场,保证市场供应”,绝非刻意打压粮价;另外,在南方抛售的同时,在东北主产区进行政策托市收购,先后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下达两批国储玉米收购计划,数量均为400万吨,截止到3月中旬第一批已经完成了80-90%,第二批在3月中旬才开始。
      2、北京市储备轮换情况
      3月份,北京市粮食局信心中心举办了今第一次玉米竞价交易采购会,交易会计划采购玉米总量为5万吨,采购底价为0.85元/斤(一等),最终成交均价0.83元/斤;实际投标数量为21.37万吨,投标总量与计划销售总量比率为4.27:1。对于仅5万吨的采购,参会企业达28家,可见目前市场货源较为充足,且售粮意愿强烈。
      四、后期预测及结论
      一季度整体看来,我国玉米供需仍呈紧平衡状态,在政府宏观调控、期货、天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市场价格走势呈震荡下跌的态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世界经济增长虽然放缓,但物价上涨是不可逆转的,相对的粮价上涨也是必然之举。但从宏观面来看,国家稳定粮价的意志较为坚决,从其出台的政策看,在南方销售的同时也在东北进行采购,粮源掌控在手,也就意味着把粮食价格趋势掌握在手,正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因此预计今年二季度玉米市场仍将在宏观调控的庇护下保持高位运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