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是猪年,而猪近些日子着实的火了一把,成倍的上涨引起了举国上下的关注,不过对我们学校食堂影响并不大,因为本来猪肉就是饭菜中的稀有物种,涨价至多不过让它绝迹罢了。 
     想起这个话题是因为昨天看到一篇报道,两位“专家”谈中国的经济形势,其中说道:不能说涨价就一定不好,猪肉涨价,有利于农民增收。前半句我赞同,不过后半句话也能出自“专家”之口,就不得不说他无知了。 
    近些天猪肉在短时间内成倍增加明显不是正常现象。“专家”说出这句话,很明显根本不知道猪肉涨价的原因,当然,大概是他平时从不用考虑物价这个问题。据我所知,直接原因是去年南方发生了大规模的生猪疫情,而由于其他地区的养猪户并不了解这一信息,反而因为当时猪价低迷,大幅减少了养殖数量。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很平常的市场调节的结果,但这也往往反映了市场的盲目性。现在的“经济专家”喜欢把“市场”挂在嘴边,但他们常常忘了我们是“中国特色”,后者通常只用来“解释”一些问题为何不能解决。就像各种垄断服务商一样,收费的时候要“国际惯例”,服务时候就要“中国国情”了。 
     而猪肉价格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则是中国养殖业的粗放式经营和市场信息闭塞。我家在小城镇,周围是农村,据我观察,真正实现规模养猪的并不多,大部分是家家分散经营,售卖也是很零散的。让我们来看一下近几年猪肉业的情况:从2003年到2006年,全国养猪行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过程。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养猪行业得以迅速发展,但是从2005年9月开始,养猪行业受到猪链球菌病的影响,一路下滑,直到2006年南方各地猪疫情发生之后,拥有6亿头养猪规模的中国养猪行业遭遇“灭顶之灾”。 
    很明显,这种价格不仅不会使农民增收,还造成了养殖业的恶性循环。听说抢猪和炒股一样,呵呵…… 
    由此可见,从这次猪肉涨价中中国应该吸取教训,促进养殖业良性发展。比如怎样使市场信息在农民中间畅通?怎样防止疫情?农民可不会从这种涨价中获取多少好处。也请专家们敬业一点,行吗? 
最后,让我们看看美国人如何养猪:美国的养猪企业、饲料生产企业以及各种行业协会与科研机构能够通力合作。比如,养猪者协会遍及全美,其经费来自于猪的销售。养猪者协会的主要工作有:推广政府环保计划,推广提高猪肉质量的计划,协调公共关系和政策,与大学推广部门联合,为养猪农场主提供各种培训,资助有关养猪业方面的各种科研活动。另外,在美国养猪育种中,美国的种猪登记和育种协会也起到主要作用。现在的全美国种猪登记制度或养猪业通用基因评审计划,将全国的种猪性能测定结果进行遗传参数的评估,再将每个种猪的育种值汇编成电脑联网数据库。通过这套系统,所需信息可通过网站直接点击某品种、某育种场而获得,从而使全美的种猪育种信息共享。而政府也予以一定支持。比如,美国农业部一般会公布季度养猪业报告,政府也会发布天气、生产和价格信息以助生产。在防疫体系上,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卫生检验局为美国动物防疫工作的最高行政管理部门,防疫是美国联邦—联邦区域—区域地方分三个层次的垂直管理体系。它们平时不参与各州的兽医管理工作,但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美国农业部长宣布国家进入紧急或超紧急状态时,这套体系便会立即启动,直接领导疫病的扑灭工作。此外,它们还对国家列入控制计划的动物疫病进行直接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