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历2007年肉价大涨后,今年,肉价上蹿下跳,似乎在跳“兔子舞”。
今年4月全国各地生猪价涨至历史最高价,中部主产区生猪价涨至9元/斤左右。但当广大养猪户沉浸在幸福之中时,肉价从5月开始新一波暴跌,主产区生猪价便从9元/斤左右跌至5.5元/斤左右。12月起,肉价下跌半年后,突然快速反弹。 肉价波动为何如此大?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一是由于生猪价格受市场周期性波动规律影响较大,农户散养积极性下降;二是养殖成本增加,生猪养殖场经营受影响;三是猪疫情频发,让养猪户防不胜防。 1—4月: 肉价持续走高 涨幅不大 农历腊月到来,每家每户开始腌鱼腌肉,猪肉需求量增大,不经意间拉动猪肉价格小幅上涨。当时记者从武汉市农业局获悉,1月毛猪收购价为17元/公斤,白条肉批发价21.2元/公斤,比前一个月略上涨1%左右。 随后,受雨雪天气影响,全国肉价均有所上涨,而武汉的肉价小幅回落。武汉市畜牧兽医局总工程师高长明曾表示,武汉市生猪活体应急储备4万头,核算为2000吨鲜肉;冻肉储备1600吨。 随后因市民吃年饭掀起一小轮消费高峰,肉价有小幅上涨,但幅度不大。 5—11月: 天气渐热 肉价持续走低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猪肉销售进入淡季,肉价持续下跌。 6月份,精瘦肉由每斤14.62元下跌到14.5元,腿夹肉由每斤12.39元下跌到12.22元。 武汉市农业局统计数据显示,6月武汉市毛猪收购均价为16.00元/公斤;生猪白条肉批发均价为20.00元/公斤,在中部6省会城市中价格最低。 武汉市农业局有关人士表示,天气逐渐炎热,市场需求量减少,凸显出内需不足,整个市场呈现低迷状况,加之去年6、7月份生猪价格猛涨后,饲料原料也维持比较高的价位,各地生猪补栏均较理性,补栏的生猪使市场供应基本上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比例,故生猪价格较稳定。 猪肉价格除受中秋、国庆等假期消费冲击外,一直保持稳中下降之势,这导致许多散养养殖户出现亏本,开始提前淘汰母猪。 12月: 下跌半年后首次上涨 一直跌跌不休的肉价,12月初首次出现上涨,肉价每斤平均上涨0.5元。中商平价肉类买手谢亚男称,随着两节临近,肉价反弹,很正常。 有养殖户表示,猪价上涨主要原因是市场存栏量不大,并不饱和。另外,有消息说国内减少了猪肉进口,也导致肉价上扬。 统计局专家表示,江城市民都有春节前腌鱼、腌肉的习惯,估计本月鱼肉的消费量会突然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价格波动,因此不排除个别食品,如猪肉有涨价的可能。
武汉市畜牧兽医局有关人士表示,猪肉价格小幅度上涨,属于正常范围内变动养殖户亏损惜售,导致生猪难收购,同时冬季猪肉消费旺季来临,使得猪肉消费有所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