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国家给我们养殖户的政策糊涂好,又是给我们盖畜棚,又是给我们买猪仔……我们想不致富都不行啦!”一说到养猪,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七台村一社的村民何寿就禁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家养猪已经有七八年了,但一直是小打小闹,也没有太多的经济收入。可是近两年,政府的支持力度大了,他家的养猪规模也大了。
在他家院子里,有三座用来养猪的畜棚,其中一座120㎡的畜棚里“住着”30头母猪仔,这是他今年刚买的。“原来我也没有这么暖和的畜棚用来养猪,这是去年在县政府的支持下才盖起来的,当时县政府给我出了6500块钱,我自己只出了4000多块钱,今年我又新盖了两座120㎡的畜棚,由于物价上涨,县政府给的支持也增加到每座8000元。”何寿说,“不光是盖畜棚给我们补助,我今年买的这30头母猪仔,一头就960块钱,我自己根本就拿不出来,县政府给我每头补助了400块钱。” 何寿的养猪规模扩大,得益于海南州设立的农牧业发展专项基金项目,今年,州县财政首次筹资3494万元用于扶持特色农牧业基地建设。其中,共和县拿出600万元,再加上州财政支持的187万元,在设施农牧业、牧畜良种化繁育、生态畜牧业等方面对农牧民扶持,让农牧民自己也拿出一部分钱共同为他们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增加收入,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 现在,何寿养的30多头母猪仔,都已经长到了几十斤,看着这些日渐长大的小猪仔,何寿高兴地说:“我虽然养了这么多母猪仔,可我并不担心会出现太大的风险,现在我的每头猪都上了保险,国家给每头能繁母猪补助48块钱,我自己只拿出12块钱就行,如果出现母猪病死的情况,保险公司会按每头母猪1000块钱的标准赔偿。”随后,何寿又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前,我们家每年养着七八头猪,由于养猪方法不科学,一年下来也就卖2万多块钱,除掉成本也剩不下多少钱。现在就不一样了,每头母猪仔长大以后,每年能产两窝仔,30头母猪能产大约450头小猪仔,按现在的市场价每头500元算,一年下来,我就能卖20多万,除去养猪的成本我也能挣到10来万。这是我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数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