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目标
1、育成阶段成活率≥99%。
2、饲料转化率(15~90千克阶段):≤2.7:1。
3、日增重(15~90千克阶段):≥650千克。
4、生长育肥阶段(15~95千克)饲养日龄≤119天(全期饲养日龄≤168天)。
二.工作日程
7:30~8:30 喂饲
8:30~9:30 观察猪群、治疗
9:30~11: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4:30~15:30 清理卫生、其他工作
15:30~16:30 喂饲
16:30~17:30 观察猪群、治疗、其他工作
三.操作规程
1.转入猪前,空栏要彻底冲洗消毒,空栏时间不少于3天。
2.转入、转出猪群每周一批次,猪栏的猪群批次清楚明了。
3.及时调整猪群,强弱、大小、公母分群,保持合理的密度,病猪及时隔离饲养。
4.转入第一周饲料添加土霉素钙预混剂、呼诺玢、泰乐菌素等抗生素,预防及控制呼吸道病。
5.小猪49~77日龄喂小猪料,78~119日龄喂中猪料,120~168 日龄喂大猪料,自由采食,喂料时参考喂料标准,以每餐不剩料或少剩料为原则。
6.保持圈舍卫生,加强猪群调教,训练猪群吃料,睡觉,排便“ 三定位”。
7.干粪便要用车拉到化粪池,然后再用水冲洗栏舍,冬季每隔一天冲洗一次,夏季每天冲洗一次。
8.清理卫生时注意观察猪群排粪情况;喂料时观察食欲情况;休息时检查呼吸情况,发现病猪,对症治疗。严重病猪隔离饲养,统一用药。
9.按季节温度的变化,调整好通风降温设备,经常检查饮水器,做好防暑降温等工作。
10.分群合群时,为了减少相互咬架而产生应激,应遵守“ 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原则,可对并圈的猪喷洒药液(如来苏儿),清除气味差异,并后饲养人员要多加观察(此条也适合于其它猪群)。
11.每周消毒一次,每周消毒药更换一次。
12.出栏猪要事先鉴定合格后才能出场,残次猪特殊处理出售。
本章补充摘要
•在所有被采用的管理技术中,排在第一位的可增加利润的策略是早期断奶和全进全出制相结合的方法。
•早期断奶:21-25天为宜+高水平的乳猪保育猪饲料配方+高水平的管理
•早期断奶的目的: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提高分娩舍的利用率;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有效地控制疾病。
•后备猪的限饲优饲对其发情配种至关重要.
•要重视后备猪引进第一周及配种前的管理.
•尽量细分配种程序.
•精检最重要.本交每月不少于1-2次.
•仔猪重点预防黄白痢病,中大猪重点预防与控制呼吸道病.
•产前产后与断奶前后母仔猪的管理,以及各阶段转群换料期间的管理至关重要.这几个关键期的药物预防保健必不可少.
•猪的正常生理指标
正常心跳一般大猪为70~80次/分,仔猪为100~110次/分。正常呼吸次数为10~20次/分。正常体温为39℃±0.5℃,天热时直线照射可达40℃左右,2月龄以内的仔猪体温可达39.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