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猪繁殖障碍疫病的流行动态及发展趋势
  • 发布时间:2008-12-31 23:13:05 来源:香猪-天津香猪|北京香猪|河北香猪|香猪养殖|香猪价格|香猪批发|香猪网|山东香猪
  • 一、        繁殖障碍疫病的种类
    (一)        病毒性传染病
    1猪瘟2 乙脑 3细小病毒 4 伪狂犬 5 猪流感 6  PRRS
    (二)        细菌性传染病
    1        布氏杆菌 2 钩端螺旋体病
    (三)        寄生虫病
    1弓形虫病  2猪附红细胞体病
    二、猪繁殖障碍疫病的临床特点
    (一)        母猪流产与早产
    (二)        产木乃伊胎与死胎
    (三)        产弱仔
    (四)        公猪生殖性能降低
    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一)        国外发生和流行情况与现状
    1987年首次发生在美国。
    特点:
    1、严重的母猪繁殖障碍―――“流产风暴”
    2、断奶后仔猪肺炎
    3、生产性能下降
    4、猪只死亡率升高
    1990年德国发生本病,于美洲型一致的临床表现,但没有任何联系,随后本病迅速在欧洲各国漫延开来,(PRRS分为两个血清型,一个美洲型,一个欧洲型,)
    国外由于营养、环境、防疫条件很好,所以本病呈一过性,而后平稳缓和,主要表现为猪群的持续性感染和带毒血清学呈阳性。
    (二)        国内发生和流行情况与现状
    1995年从加拿大引种猪测出抗体呈阳性,1995年底到1996年华北地区发生,96年到97年各地区猪场发生流产风暴,98年以后零性发生,比较平稳缓和。但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细菌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猪瘟,伪狂犬和附红细胞体发病率上升。仔猪断奶后出现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母猪发情障碍、滞后。
    现状:本病感染率很高,感染猪场阳性率可达20%到80%,持续性感染,长时间带毒,隐性感染,母猪发情障碍,潜在危害很大,在一些地区广泛使用PRRS活疫苗,造成潜在的很大影响,
    流行特点: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以呼吸道为主,无临床症状的带毒猪也可垂直传播,
    危害:母猪繁殖障碍,母猪晚期流产,(105-107天)而伪狂犬可发生在妊娠猪各阶段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50%到70%)产弱仔,影响母猪发情。
    仔猪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死亡率增高,断奶前仔猪死亡率高达80%,断奶后仔猪增重降低,日增重下降50%—70%,死亡率10%—25%,断奶后仔猪腹泻急性死亡。
    猪群免疫功能下降,对其它疫苗接种效果不好。猪呼吸道疾病上升,支原体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群继发感染增多,对药物治疗效果差,链球菌、附红细胞体、伪狂犬、猪瘟发病率上升。

    对公猪影响:公猪带毒、精子出现畸形。可通过受精传播病毒,无此病猪场不要使用弱毒活疫苗,感染猪场可用灭活疫苗。(因为弱毒疫苗出现返强、变异、重组)如免疫接种猪造成疫苗毒的持续性感染和长期带毒,
    如何控制:
    引种与监测,饲养管理与环境控制(控制好其它疾病、净化猪群、)
    稳定不活动猪场:病毒可在种猪群里传播与繁殖,使猪群有抗体,断奶仔猪群无临床表现,感染母猪在断奶前不向仔猪排毒,产仔和仔培生产性能恢复到原有水平。
    稳定活动猪场:种猪群生产性能稳定,在断奶后仔猪发生感染和出现临床症状,仔培后期和育肥期出现血清学阳性。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和其它细菌性继发感染,死亡率升高,生产性能降低。
    不稳定猪场:可发生急性暴发和慢性感染。
    关于净化:
    清除持续感染的种猪群,重建无PRRS的种猪群,全群清除PRRS阳性种猪,仔猪早期断奶(10日龄)监测与淘汰,定期对种猪群进行监测与淘汰,但要求种猪有稳定和一致的免疫状态。
    伪狂犬
    (一)        国内外流行情况与现状
    欧美普遍存在,开展进化控制分阶段进化,近几年我国猪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危害日趋严重,猪群中伪狂犬病毒带毒现象十分普遍,母猪隐性感染,是母猪繁殖障碍的一大疫病,免疫密度不高,
    (二)        流行病学
    病猪、带毒、带毒鼠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病毒从病猪的鼻液、唾液、乳液、尿液中排出,经直接或间接接触,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感染、妊娠母猪可通过胎盘感染,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仔猪可引吸乳感染。
    (三)        危害
    对妊娠母猪发生流产,(前、中、后)死胎、木乃伊胎、弱仔、两到三天死亡,流产率50%,母猪可带毒、新生仔猪和4周龄以内的仔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精神萎顿,厌食、呕吐腹泻、出现神经症状,病程1-2天,死亡率很高,4月龄左右的猪有轻度发热,有呼吸道症状,有的出现腹泻,部分猪出现精神症状,
    (四)        控制与净化
    自繁自养,引种监测与检疫,加强卫生与灭鼠,坚持疫苗免疫接种,提高免疫接种密度,母猪和后备母猪于产前4-8周接种,基因工程缺失疫苗,开展感染与带毒种猪群的净化,淘汰阳性感染种猪,引进阴性种猪,仔猪8-10周龄免疫一次,公猪半年一次,仔猪早期隔离断奶,
    猪瘟
    (一)        国外发生与流行现状
    东南亚:老疫区。中南美洲:疫区。
    在我国流行范围广,主要通过贸易流动频繁,有的呈散发,有的有一定的免疫力,发病日龄小,特别在二免前后,育肥猪和种猪很少发病。
    病情复杂,临床非典型发病,剖检不典型,发病率和死亡率不高,病程明显延长,种猪的持续性感染和带毒,
    在临床上可表现为繁殖障碍,造成母猪的流产,死胎,木乃伊、初生仔猪的先天感染,猪瘟,疫苗免疫接种失败,
    失败原因:
    1、        剂量不足
    2、        猪群持续性感染和先天感染可以造成免疫耐受。疫苗免疫接种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3、        免疫程序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卫生防疫?

    4、        猪群中是否存在PRRS?免疫抑制性疾病?种猪群是否存在持续性感染和带毒问题?
    建议防制对策
    搞好猪群的饲养管理和猪场卫生防疫工作,防治猪群发生免疫抑制综合症,尤其是PRRS有条件的猪场,应进行疫苗免疫接种的监测。掌握猪群的整体免疫状态,85%以上的合格率。超前免疫,免疫剂量加大,种猪群的净化,淘汰阳性和抗体水平低下的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