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在,我们合作社卖出去的生猪价格大概在每公斤13元左右,基本上只能保住本钱。今年最便宜时生猪价格甚至卖到了每公斤12元。”位于凤巢乡的平阳县凯胜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老板无奈地说,由于去年猪肉价格上涨,今年合作社扩大了生产规模,现在生猪存栏量达到了2000多头,但养猪的效益反而不如以前了。 记者日前从县经贸局了解到,我县生猪收购价从今年3月份最高每公斤20元降至9月中旬最低每公斤12.4元,降幅达38%。目前生猪收购价为每公斤14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生猪收购价出现“大跳水”现象?“我县的生猪三分之二是从外地运进来,今年下半年外地市场的生猪价格发生了变化,自然影响了我们。”县经贸局的相关负责人对此现象作了解释。他说,供求关系影响价格。造成猪肉降价最主要的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去年,由于猪肉价格高,行情好,再加上国家出台政策扶持养猪,散户蜂拥养猪,使得生猪存栏、出栏量明显增加,供应充足。秋季是生猪出栏的旺季,市民对猪肉的需求量却由于多数市民偏向牛、羊肉而相对减少。市场供应增大而需求没有增加,直接造成了生猪价格的回落。 生猪价格大幅回落了,市民菜篮子好提了吗?记者日前在昆阳镇新区联东菜市场调查时发现,猪肉每公斤22元,排骨每公斤30元,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现在生猪价格降幅很大,为什么猪肉不跟着回落?联东菜市场一猪肉零售商说,猪肉价格也下降了,只是幅度小,感觉不明显,与今年的最高价相比,猪肉大概每公斤降了4元左右。业内人士分析,出于对全年利润平衡考虑,猪肉的加工、配送环节将保持相对稳定,所以批发价和零售价的涨跌不可能同步,一般情况下零售价会滞后于批发价。这就是猪肉价格跟不上生猪批发价变化的原因。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目前,我县生猪存量达7万多头,每日生猪屠宰量达500头。由于普遍存在养殖方式落后、市场预警能力不足等问题,我县养猪户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害。像 2006年生猪出栏价跌到每公斤7元,低于养殖成本,大量母猪被宰杀,养殖户放弃猪场,疫病开始产生,生猪供应猛减,导致了2007年上半年猪肉价格猛涨。有关人士建议,为防止“猪贱伤农,肉贵伤民”现象,有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一方面要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帮助养殖户拓展市场;另一方面要对零售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不能让这种低猪价高肉价的不合理现象长期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