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猪价高涨,养殖户却不太想养猪
  • 发布时间:2008-11-30 22:32:14 来源:香猪-天津香猪|北京香猪|河北香猪|香猪养殖|香猪价格|香猪批发|香猪网|山东香猪
  • “排骨16元,三层肉11元。”昨天,漳州市区北桥市场的一名肉贩利索地报出了每500克猪肉的价格。一位60多岁的大妈在肉摊前犹豫了很久,摇摇头,转向鱼摊。
         同一时间,在漳州市郊的养猪大镇石亭,经纪人老黄骑着摩托车在各个村转了一圈,给生猪收购商打电话:“今天没猪,明天再看看吧。”
        “目前漳州的生猪价格在全国、全省都属较低,已有外地客商前来调猪。昨天有人收购了几百头猪,说是要卖到厦门。”老黄告诉记者。
      此时,漳州的生猪收购价达到每公斤15元,比去年同期上涨8元。许多人认为,这是有史以来的最高价。但不论是养殖户还是饲料销售商、兽药经营商,似乎没有几人高兴得起来。


                 许多猪舍仍空空如也

       漳州市农村观察点办公室的调查显示,面对这一轮的猪价上涨,养殖户表现得极为理智。一位养殖户说:“再不涨价,很快就要绝养了。现在农村精壮年劳力纷纷外出打工,不愿意种田养猪”。
       石亭镇原来几乎家家户户养猪,但记者昨天看到,许多猪舍至今仍空空如也或改为他用。一位农户告诉记者:“十成空了六七成。”
       “如今猪苗的价格已高到每头400元,饲料、兽药、疫苗的价格也都大涨。如此高的成本,养猪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猪苗长成大猪,需要8个月时间,谁知到时是什么行情?风险太大。”石亭镇丰乐村的郑忠敏(音)说。
        和全国大多数地方的情况相同,漳州的生猪价格在去年下半年跌至谷底。郑忠敏2005年到龙海的养猪大镇白水买猪苗,猪场主人当时有300多头母猪,每头猪苗的成本约150元,售价100元,每卖1头猪苗亏本50元。2006年12月,郑忠敏再次找他买猪时,他的300多头母猪全淘汰,猪舍空空荡荡。据说他因此亏了30多万元。
      “在价格跌至最低的时候,很多人撑不住,信用社不愿提供贷款,农户只能卖掉一栏猪,养活另一栏,这样猪越养越少了。”
      长泰县珪后村有一养了10多年猪的专业户在今年春节过后,关掉猪场到县城打工被雇看大门,每月工资1000元,他觉得这比养猪安全多了。另一位养殖户告诉记者:“我把猪全卖了,现在每天踩三轮摩托送货,扣除油钱,全是利润。即使不出工,也只是没有收入而已,不会亏钱。”
      “报纸上天天有股市信息,为什么没有猪市信息呢?”
      据畜牧专家透露,就在猪价跌至最低的去年下半年,湖南、江西等省发生了猪疫情。今年6月4日,新华社发布了来自农业部的消息———根据统计,1至5月份全国发病猪总数为4.5万头,死亡总数为1.8万头。文中提到2006年夏、秋季首次爆发的变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农民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
       “很多养殖户不知道这一信息,他们在无法承受超低价格时,做出了弃养的决定。”漳州市委农办陈先生说。
      “如果当时养殖户得到信息,政府再给点扶持政策,也许就能挺过来,就不会造成现在的猪荒了。”郑忠敏的父亲说:“报纸上天天有股市信息,为什么没有猪市信息呢?很多养殖户都处于盲目状态。”
         一头猪苗涨了二三百元
      尽管眼下猪价一路上涨,农民的养猪积极性并不强。漳州岱山饲料批发市场的一位经营者说,现在每天批发的玉米等猪用饲料比去年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可见当前生猪存栏数比去年同期减少了很多。
      养猪成本太高,风险太大使不少人对这一行望而生畏。漳州市农村观察点办公室的调查显示,作为养猪最直接的饲料--玉米价格从1997年12月份的1.58元/公斤涨至2007年6月份接近2.0元/公斤,假设猪粮料肉比按3.0:1算(农村散养户的这个比例还会更高),因玉米涨价而造成一头猪(按100公斤算)成本要增加120多元,如果再加上水电费涨价、贷款银行加息、兽药、疫苗涨价、雇工及管理费用增加等等,对比1997年每头猪的成本要增加200元以上。
      农户们还担心疫病的发生。对于农村散养户来讲,死了一头猪往往意味着一年养猪白忙活。据养猪专业户叶景兴介绍,一头10公斤重的小猪养到100公斤,仅饲料要吃掉680元。如果再加上小猪的成本400多元,每出栏一头大猪成本就要1000多元。一旦得疫病,1000多元就全没了。有些养猪户一发现猪感冒,体温稍微升高,就以为是“高热病”,甚至连75公斤左右的猪也卖掉。
      
      福建农林大学邵良平教授指出:“随着养猪高密度、高强度的饲养,养猪业面临的风险在加大。尤其是疫情防治,每头猪从出生到上市,要注射10种以上的疫苗,才能基本保证猪场安全。”
      与养猪相关的饲料、兽药等行业也对目前猪价的高位运行表示担忧。饲料经营者说:“猪价高,可猪源少,饲料的销售量少了。”兽药经营者说:这样的价位还能持续多久?再过几个月如果又降下来,人们又不养猪了。目前很多农户是赊账买药,如果他们不养,我们就收不回货款。
                             养猪业风险太大
        “这一行业风险太大,漳州依靠养猪赚大钱的,找不到几个。”岱山饲料批发市场的一位经营者说。
      石亭镇一户人家空着好几间猪舍,有人问:最近猪价这么高,你何不恢复养猪?他说:“你们若有把握,这钱你们赚吧。我好不容易才解脱,何苦再去抱这个拨火罐?”
       “在这一轮涨价中,能赚到钱的只是那些以前从未养过猪,在去年底误打误着进入这一行的。养了几年的,大部分都还没恢复元气呢。”郑忠敏说。
         从2003年到2006年,全国养猪行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过程。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养猪行业得以迅速发展,但是从2005年9月开始,养猪行业受到猪链球菌病的影响,一路下滑,直到2006年南方各地猪疫情发生之后,拥有6亿头养猪规模的中国养猪行业遭遇“灭顶之灾”。
       就在2006年,漳州的养猪大户纷纷赔本经营,那些更小规模的散养户更是卖掉手头所有的猪,外出打工。
        郑忠敏指着一处改作加工厂的猪舍:这家的主人因欠债太多,如今“跑路”在外。债主封了他的猪舍抵债,后租给别人。
       漳州农村观察点的调查显示,尽管现在猪价好,但弃工回家养猪的基本没有。如今外出打工,男性每月平均工资有1000-1100元,女性也有800-900元。即使是在当地打农业短工,男性每天也有40-50元,女性也有30-40元。许多农户说:“这个行业风险太大,放弃养猪,外出打工,是必然选择。”
                    应多给养殖户信息和指导
      “为什么韩国、日本的猪肉价格高稳定?是因为他们在社会分工时只有行业不同,而收入却不会拉得太大。”漳州农办的畜牧专业人士分析说。
     养猪的成本在不断提高、没有协会组织的帮助、政府又不能准确及时地公布疫情等,这些问题都使养猪户们逐渐对从事养猪这一行当失去信心。
      不久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动态反映》刊发了漳州市农村观察点办公室的调研文章。文中提出了应理性对待猪价高涨的措施:改进养猪方式,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和科学化饲养管理,提高抵御市场和疫情双重风险的能力;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减少疫病对养猪业造成的影响;引导农民组建养猪专业组织,开展统一防疫、消毒、饲养、销售等服务;加强行业信息引导,指导养殖户适度扩大养殖规模等。

     

                     养猪10年一个轮回?
      郑忠敏前天刚买进30几头猪苗。他算了一笔账:“每头也就六七公斤重吧,就花了1.1万元,算下来,一公斤猪苗要60元。8个月后,如果生猪收购价还能保持在每公斤10元以上,并且成活率高达95%,我才有利润。这简直是在赌博。”
      郑忠敏同时开着一家兽药店,是至今仍在坚守的养猪户之一。养了14年猪的郑忠敏对猪价的高涨且喜且忧。他说,这很象1997年的情况,难道养猪真的是10年一个轮回?
      1997年的高价带来的是随后长时间的市场低迷。他担心,如今这种前所未有的高价也仅仅是昙花一现,接下来的又是漫长的低谷。
      他的担心来自于过去14年间自己所经历过的大起大落。虽然猪肉已成为中国亿万家庭的不可或缺之物(占到整个肉类消费的65%左右),但养猪户们却始终在高负债和高利润之间轮回。
       上世纪90年代初,郑忠敏从漳州农校毕业回乡,决定发挥所学专长发展养殖业。1994年,他盖起10几间猪舍,养了100多头猪,当时猪价一路上扬,在1997年达到高峰。整个石亭镇的养猪业就是那时发展起来的,很多农户不盖楼房先盖猪舍,卖猪发财后再盖楼,一栋栋紧挨着猪舍的二层、三层洋楼,使人们表示羡慕的同时也为猪舍飘来的异味感到不舒服。
      郑忠敏通过养猪,积攒了家财,说下了一门亲事。但1998年起,因为生产能力过剩,外省生猪大量涌入,猪价一路狂跌,有的农户将猪苗养成可以出售的大猪,大猪售出的价格还不如当初买猪苗的钱。母猪生得越多,亏得越多,农户纷纷杀猪减养。郑忠敏结婚时就杀了两头母猪用以待客。当时生猪最便宜一公斤到了2.2元,而饲料价格已接近2.9元,有的村庄一天就杀掉几百头猪,杀猪声无数。期间,郑忠敏尝试向信用社贷款,遭到拒绝。他家有几间猪舍因土地征用被拆,父亲向镇干部理论,镇干部说:幸亏拆了,否则你亏得更多。几年下来,郑忠敏亏了6万多元。
      低迷的价格一直持续至2003年才略有回升。2004年、2005年,猪价较为平稳,养一头猪有100元的利润。2005年,郑忠敏将7万多元土地赔偿款全部投入养猪业。没想到,2005年8月到2006年下半年,持续一年之内,猪市再度走低,低到一斤猪肉相当于一斤蔬菜的价格。
      许多人弃猪打工。郑忠敏因为开着兽药店,一个人顾不过来,需要妻子帮忙,夫妇俩都无法外出打工,加上他学兽医专业,猪的成活率较高,才将就着撑到现在。
        “今年的价位谁也预想不到,但谁也说不清楚还要涨多久。”现在每头猪已经可以获利400元,但农户们认为,获利在200元左右是比较恰当的。郑忠敏说:“我们也不希望价位这么高,而是希望能平稳、顺当。”显然,他不希望再次经历从短暂的高价后走入低谷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