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直居高不下的猪肉价格,在持续微跌以后,一举跌破10元大关。随着肉价的回落,市民的生活压力明显减小,而生猪价格的下跌也使得养殖户的利润下降。相关人员分析,猪肉价格下跌主要是因为生猪的供应量大大增加,致使市场价格下降,属于正常的价格回归现象。
肉价下跌,市民生活压力减小 家住眉山新区大市场附近的刘大爷每天早上都会去菜市买菜,最近他发现,猪肉价格越来越走低了。“去年要卖13元一斤的猪肉,现在10元,甚至9.5元就能买到。” 城东大市场一位卖猪肉的商贩告诉记者,猪肉最近一段时间的确便宜了不少。特别是国庆过后,肉价开始持续下降,从每斤12元左右降到现在10元左右,猪肉的进价每斤也比原来大概降低了2元。 说到肉价下降,市民邓婆婆认为这是个好事情,“早就该降了,现在物价太高,直接影响到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但当我们问她,降价后会不会多买猪肉吃时,邓婆婆说:“比起以前,肯定要买多点。” 11月20日,记者走访了中心城区的一些市场及超市。“我们超市的猪肉进价降了,猪肉每公斤比上月下降了一块多钱。”一家超市的销售员告诉记者,超市里的火腿肠、烤肠等猪肉副食品销售价格也出现下降的情况。 与猪肉价格下跌不同,市区各大市场和超市内的鸡肉、羊肉、牛肉的价格依然保持稳中有升,特别是羊肉价格更是居高不下。一家羊肉馆老板告诉记者,“由于眉山人有冬季吃羊肉的习惯,目前羊肉已经涨至40元左右/斤。如果是自己到农户家中买羊宰杀的话,要卖到45元才有利润。” 价格起伏,养殖户先赚后亏 记者调查发现,生猪价格的下跌是导致猪肉价格下跌的直接原因。今年生猪最高价出现在春节前后,每斤在8.2元左右。而自7月开始,猪价一路下行——7.5元、7元、6.8元,目前商品猪的价格在6.2元左右,与最高时期相比,每斤整整下跌了2元,猪肉的价格也较之去年下降了将近2元/斤,同比下降14.79%。 对于仁寿县汪洋镇的彭海军来说,刚刚过去的一年时间,值得他深深地怀念——那是他十年难得一遇的养猪好年景。2007年年初的时候,彭海军以6.4/斤的价格买回了8头仔猪。彭海军说,“那8头猪硬是争气,等到8月份卖的时候,卖出了7.8元/斤的高价钱,足足卖了12350元。” 过去,养猪一直被农民认为是“零钱换整钱”,根本就赚不了钱。而去年,除去饲料成本,彭海军至少赚了5000元以上。但因去年一年猪价都居高不下,仔猪价格也在13元/斤徘徊。担心买贵卖贱的彭海军在8月卖掉肥猪后,一直不敢轻易下手买仔猪。直到今年9月4日,已经空圈近一年的彭海军再次以10.5/斤的价格买回了8头仔猪,共花去了他近5000元的猪本。而仅仅事隔两月,市场上的仔猪价格已经跌到了8元/斤。 彭海军称说,自己现在能期望的就是“保本不亏”。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今年8月,他花了1300元买回的一头母猪再过2个月就可以产仔。“以后不用买仔猪,养猪的风险就小得多了。” 而跟彭海军同村的村民韩伟波却没有那么乐观。韩伟波说,他今年6月买的仔猪,买的时候近12元/斤,现在跌了近一半的价钱。虽然玉米价格已经从去年的0.95元/斤跌到了现在的0.88/斤,饲料价格也有所下降,但远远跟不上猪价的下跌幅度。在韩伟波看来,这批猪绝对是买亏了! 利润缩水,成本控制是关键 在生猪价格下跌的时候,散户养殖由于不能很好控制成本,显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那么养猪场或是规模养殖户呢? “利润大幅缩水,部分养猪户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一优质生猪养猪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猪价上涨,平均每头生猪的利润在400元左右。而今年,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每头猪的利润缩水到50至60元。 对于养猪场负责人的说法,同样是当地规模养殖户的万旭东非常赞同。万旭东有着10多年的规模养猪经验。他之所以养殖场目前尚没有出现亏损,那是因为猪苗是自繁自育。而当地的许多农户则是在去年看到猪肉大幅上涨,加入了养猪大军,现在已经亏损。 他算了一笔细账:年初仔猪最贵的时候一斤要卖到近14块钱,买一头50斤重的小猪大概要花700块钱,而一头成猪要吃掉500斤饲料约700元的饲料钱,养猪成本在1400元以上。而目前生猪的收购价按照每斤6.5元左右计算,一头200斤重的生猪能卖到1300块钱。“还不算人工费,一头猪就直接亏损近100多元。” 而在其他一些地方,记者发现部分养殖户在生猪出栏后,一直不敢补栏,“养猪其实有点像炒股,高进往往定会低出,很多有经验的养殖户宁愿空着猪圈,也不会补栏,如果在高峰时期补栏的话,很容易亏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