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的生产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对动物性食品, 消费者所关注的最大问题就是药物残留问题。兽药残留不但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不利于饲养业的健康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必须在畜牧生产中规范用药。重视保育猪群用药保健,减少出栏前用药已成为很多猪场管理的重点。 仔猪生产是整个养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现代化养猪为了提高母猪的利用率而推行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但是早期断奶也给仔猪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及疾病控制等方面带来新难题,特别是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表现得尤为突出。有关资料显示,不论是连续生产、全进全出管理系统,还是药物早期断奶(MEW)或隔离早期断奶(SEW),在仔猪断奶后的保育阶段(通常指断奶后至8周龄这个时期)提供适当用药保健,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猪群生长性能。 u 简介 1. 仔猪体内抗体抗体消长曲线图(见图1)显示:仔猪从母猪初乳中获得的母源抗体在2周龄时已下降至免疫不足区,而其自身之免疫功能需至8周龄才能发育完善,此说明了仔猪在14日龄到56日龄特别容易感染疾病,为保证其健康生长,必需为其提供必要的免疫保护力或用药保健。 2. 仔猪爆发疾病的机制: 3. 保育猪群用药物可控制的疾病 u 保育舍内常见病症 1. 消化系统疾病 · 转群后3-5天内腹泻:主要是与断奶应激及仔猪消化机能不健全有关,减少应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 呼吸系统疾病 · 打喷嚏: 每年10月份至第二年4月份多见,多由于强调保温而关闭门窗,通风不良,舍内环境中氨气及硫化氢含量高刺激引起,也与猪萎缩性鼻炎、猪鼻霉形体(MH)感染及猪流感的发生有关。 3. 神经系统疾病 在保育猪群中多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突然倒地,四肢划水样抽搐,眼斜视等症状。主要的病原是脑膜脑炎型(II)型链球菌、水肿病、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伪狂犬及猪瘟等,最为多见的是II型链球菌病。 4. 皮肤疾病 · 油脂猪增多: 在霉雨季节,环境卫生管理不良的猪场多发。 5. 其他系统疾病 u 建议用药保健措施 1.减少应激:补充和多种维生素; 结论:集约化养猪场疾病控制措施是多方面的,包括改善管理条件、免疫、用药、生物安全措施等。生产中为保育猪群提供适当的用药保健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对呼吸道疾病的控制方面,结合哺乳母猪及保育猪使用支原净等药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