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1日下午,海门市临江新区希圣村6组村民朱泉飞笑着从猪圈里走出来,一头母猪刚刚产下一窝小猪,顺利为母猪接生的他用手臂擦着额头上的汗珠,开心地说:“小猪质量很不错。”32岁的朱泉飞是一名专业养猪高手,他的猪圈里,奔跑撒欢的不是普通猪,而是永远长不“大”的巴马香猪。在朱泉飞眼中,这群微型小猪承载了全部的梦想。
选择养不“大”的香猪
3年前的朱泉飞还是上海市一家五金店的老板,金融风暴的压力让他把发展目光投向家乡的新农村,选择了养殖业。他从电视上得知广西瑶族一带的土猪很受欢迎,只身一人前去考察。一个月后,当浑身脏兮兮的朱泉飞拖着一卡车“怪猪”回到村里时,全村的人惊奇又担心。 朱泉飞运回来的猪叫巴马香猪,是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地方小型猪品种。它们个个外貌清秀,体型短小,背部凹陷,肚子下沉,头部和屁股呈现黑色,俗称“两头乌”。谈起选择巴马香猪,朱泉飞介绍说:“这种猪肉清香甘甜,磷钙含量几乎与鸡蛋一致,内含的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对美容保健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独特功效,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
难题催生“猪爸爸”
朱泉飞一共运回22头巴马香猪,其中两头公猪。第一次养猪的他刚开始就受挫,接连两只母猪“莫名”死掉。心疼的他打电话到广西寻求帮助,方才得知自己的饲料中没有加入脱霉剂,致使香猪霉菌中毒。吃一堑长一智,朱泉飞充分应用起从广西带回来的养猪宝典,专研养猪技巧。他清洗猪圈,定期消毒;打点饲料,每日观察香猪的反应;对待怀胎生产的母猪,甚至亲自钓鱼煲鲫鱼汤给它们喝,让母猪保有足够的体力,产出丰盛的奶水。 然而,令人担忧的问题还是来了。去年底,一头母猪在即将生产的前一晚禁不住寒潮侵袭,连着肚子里的小猪全部死掉。这一事件后,朱泉飞改进了猪舍,在每个猪圈上面吊上取暖灯,入夜即刻点亮,他还用稻草和塑料纸把猪舍的外墙围了起来,确保寒风不会漏进来。整个冬天,朱泉飞大半的时间都在猪圈里过夜,陪护着香猪,妻子和孩子笑着称他为“猪爸爸”。
香猪肉叫板普通猪
巴马香猪的生长周期长,一只香猪从幼仔到出栏要7到9个月时间,出栏时重量在40公斤左右,除去内脏,剩下的肉只有15公斤左右。加上香猪本身的营养价值,售价不低,腿板肉卖到44元一公斤。这么贵的肉,能卖得出去吗?朱泉飞告诉记者,他曾经拿着香猪肉到市区各大饭店推销,把肉送给饭店免费品尝,结果没有一家饭店不对香猪肉称赞,但又觉得此肉贵得离谱。 一次偶然机会,他遇到了同样怀揣创业梦想的施永伟,两人一拍即合,成立了海门巴马香猪养殖有限公司,在海门市区开设肉铺专柜经营。2010年2月,肉铺开张了。朱泉飞和施永伟考察市场,对香猪肉进行适当打折,向消费者宣传介绍香猪肉的营养价值,渐渐地,肉铺的客人越来越多,如今两天就可以卖出一只香猪。“照这个速度下去,香猪都不够卖了。”朱永泉笑着告诉记者。掌握了养殖技巧的他最近正在扩建猪舍,加大养殖规模。朱永泉说,巴马香猪素来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的美誉,我希望所有人都能闻到香猪的肉香,品尝到独特的美味。 |